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产品的供需关系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进而推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代造就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强者或领袖。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代浪潮中的主角们各领风骚,他们的荣辱沉浮的命运,体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主题。
卖方市场正向买方市场转变和过渡。随着中国加入WTO,快速融入国际经济市场,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涌现出不同的市场机遇,激励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特点及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笼统地说,由单一要素驱动到系统模式、系统效率制胜正是企业的营销方式演变、升级的基本轨迹。
(一)供不应求的生产主导时代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国一直处于供小于求的短缺经济时代。一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导致消费品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供不应求。本土企业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扩大产能,提高产量。在这种情况下,谁有足够的产能、产品,谁就可以成为市场的主导,引领大众消费。这一时期,本土营销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
(二)风光无限的广告为王时代
还记得王力、何阳吗?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中央电视台标王们吗?亚细亚、孔府家、孔府宴、秦池、爱多……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升和竞争者的出现,单点创新、中央电视台广告成为众多企业参与竞争、引领需求、决胜市场的关键。敢做广告,且不惜重金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企业,其产品就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只要广告为产品创造了预期市场,企业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风光无限。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见证者,标王和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时代的符号或印记。
(三)激烈而直面的终端制胜时代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多种行业愈演愈烈的广告战、促销战、价格战,90年代中后期,跨国企业和一些优秀的本土企业进入市场,开始在国内导入渠道精耕、终端争夺的营销模式,并率先实现了营销破局。
“终端”作为有限的营销资源开启了激烈的争夺战。在白酒行业,2000年左右,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富有成效的终端运作,梳理并归纳出“盘中盘”模式,大力拓展酒类餐饮终端,通过餐饮终端的旺销,实现小盘与大盘的共振,带动品牌的成长。“盘中盘”模式一时成为风靡全行业的主流营销模式,众多酒类企业争相效仿。在食品饮料业,精细化终端运作、渠道精耕、深度营销战术也开始开枝散叶,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
(四)精彩纷呈的系统制胜时代
随着市场的纵深演变,参与营销和竞争的因素必然由单一走向复杂,营销模式也告别了以单一要素为驱动力的阶段,转向以关键要素的组合、整体运营效率及结构效率制胜,甚至开始向以战略制胜演变。
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少,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商战中胜出?如何推动企业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企业该如何在市场细分、品牌定位、渠道模式、营销价值链效率、整合推广、产业链整合、流程再造、精益化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成绩?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战略规划、运营系统、高效执行、商业模式重塑与创新等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营销层面上,以提升价值链效率为核心的深度营销体系与模式成为快消品行业的战略选择。银鹭、养元、加多宝、王老吉等正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市场并演绎其传奇故事的。
从单一要素到要素整合,从营销系统到产业链系统,从价值链到生态圈, 营销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成功必须要依靠系统的力量。从4P到4C,从本土封闭型市场到国际开放性市场,从厂商驱动型市场到消费者制权的互动型市场,从传统型市场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市场,营销模式的迭代、重构、颠覆与被颠覆的速度加快,竞争的方式也更加多样,企业仍然要面临极大地挑战。苹果、三星正面临小米、华为的挑战。联想PC刚刚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移动数字化设备已经开始肆意地掠夺PC的“奶酪”。
“互联网+”时代,一切传统模式、传统营销都将面临升级、重塑或出局的命运。随着企业大系统、大程序、大逻辑的迭代、升级、重构与创新,系统制胜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