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长实验和数据

好的产品是增长的根本。对产品是否满足基本需求,要进行一个两步评估:不可或缺性调查和查看用户的留存率,其中不可或缺性调查要调查活跃用户而非休眠用户。为了成为不可或缺的产品,要开展更多的用户调查,针对产品的改动和信息传送进行高效的实验,并深入分析这些用户数据。有时阻碍增长的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没有价值,而是向既有和潜在用户传达价值的方式不对,需要深挖数据,跟踪活跃用户的行为。(测试方式有:A/B测试、多变量测试、多臂赌博机模型等)

明确增长策略,基本的增长公式如下:

来自订阅用户的收入(网站流量邮件转化率活跃用户率付费订阅转化率)留存订阅用户复活订阅用户来自订阅用户的收入=(网站流量×邮件转化率×活跃用户率×付费订阅转化率)+留存订阅用户+复活订阅用户

根据以上的增长公式,确定核心指标,首先要明确与用户对产品核心价值体验最直接的行为,确定一个能最终决定成败的指标(北极星指标),以此指导所有的增长活动。指标是因时而变的,一个目标实现后,指标也会随之改变。在进行增长试验时要搜集数据,以便对精细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指引后续的增长工作。最后提交简介明了的报告汇总数据分析,其中要以比例而非静态的数据呈现与既定目标的进行比较。其中要注意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增长流程:一是提出最值得测试的一组想法,以最高效的方式开展试验,召开流程严密的增长会议;二是持续从试验结果中吸取教训并巩固成果,加快增长引擎的运转速度生长在具体阶段的应用。

(一)获客:优化成本、扩大规模

确定两种匹配:语言——市场匹配和渠道——产品匹配。然后进行一下步骤:打磨营销信息;找到一两种核心渠道,并实现最优增长;找到巧妙的破解增长的手段。渠道排序的6个要素:成本、定向、控制、时间投入、产出时间和规模。增长的过程中要创造与产品核心价值切合的激励方式,让分享邀请成为用户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确保受邀者获得满意的体验,据此进行不停的试验。

(二)激活:让潜在用户真正使用产品

绘制用户通往产品核心体验的路线图,创建该步骤的转化和漏斗流失报告。并对流失率搞得环节进行用户调查,在用户调查需要注意:调查的内容需要反映出用户的困惑;问卷调查最好出现在用户刚刚完成很多人没有完成的操作时。转化的公式:

转化欲望摩擦转化=欲望−摩擦

其中,最大的摩擦点往往是新用户体验。因此优化新用户体验的原则是:将其视为用户与产品独一无二的邂逅,第一个着陆页必须完成3个根本任务:传达相关性、展示产品价值和提供明确的行为召唤。一些好的方式:单点登录(通过已有账号登录)、翻转漏斗(邀请注册前先让用户体验产品的乐趣)。但是不是所有的摩擦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创建学习流,使用户通过有意义的方式了解产品。2种积极的摩擦:问卷调查、新用户体验游戏化。

触发物是提升产品使用率的最强大的策略之一。触发物使用的2个关键因素:多大程度激发用户采取预期他们采取的行动;用户收到触发后付诸行动的能力。接触用户的动机应该是提醒用户存在一个对她们明显有价值的机会。触发物的3种类型:协助型、信号型和刺激型。6个原则:互惠、承诺一致性、社会认同、权威、好感和稀缺。

(三)留存:唤醒并留住用户

留存曲线是否平稳是衡量一个产品——市场匹配的最好标准。留存的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长期。初期留存率可以作为衡量产品粘性的一个指标,这一阶段用户从产品中获得的价值越大,长期使用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中期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让使用产品成为一种习惯,让用户逐渐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满足感。长期阶段的留存要确保产品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让用户不断的认识到产品的不可或缺性。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司、不同行业衡量留存的方法和指标是不同的。

确定留存的衡量指标后,就需要进行细致的筛查留存数据。一般采用群组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不同的群组划分方法。破解初期留存:不断优化新用户体验和让用户体验到产品的核心价值,提升回报在用户眼中的价值可以带来更大的留存。中期留存可以参考航银模型。

长期留存:优化现有产品功能、推送以及对重复使用的奖励,需要在一个周期内为用户定期推出新功能,但把握好平衡非常重要。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弄清如何让用户沿着学习曲线前行。这一阶段也可以考虑复活僵尸用户:调查用户消失的原因,并分析该原因是否可控或可解决。

(四)变现:提高每位用户带来的收益

分析已有数据,绘制基本的变现路线图,分析哪些环节的收益最高,并找出转化率低、摩擦阻力大的夹点。根据某些特征对用户分类,调查特定类别的用户需求,开发对应的新功能。根据数据和算法对用户定制产品和功能,但这一过程要注意保护用户的隐私。最后是优化定价。

(五)良性循环:维持并加速增长

避免增长停滞,保持数据的潜力,发掘新渠道,引入全新视角,打破思维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