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详解】
1.右脚踩下将重心平移回左脚心,同时右脚尖提起、两手腕彻底松掉。
图 5-223 图 5-224
2.双手不动,左脚底往下踩以涌泉旋转带动腰胯向左旋,同时右脚尖向左旋转90度。
图 5-225 图 5-226
3.左脚踩下,重心平移至右脚心,此时左脚成虚。右脚涌泉带动腰胯向右旋转,带动双手收回右腰体侧约两个拳头宽。右上左下,掌心相对。
图 5-227 图 5-228
4.右脚涌泉带动腰胯向左旋转,同时吊手向右前东北侧送出,左手维持不动,左脚尖点地,脚跟向内旋。注意此时腰不能浮起,吊手肘不超过肩膀高度,松肩垂肘。
图 5-229 图 5-230
5.左脚向西侧拉开,两脚成90度,与肩同宽,左脚跟点地。
图 5-231 图 5-232
6.右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左脚,同时左手向上荡起于胸前高度。
图 5-233 图 5-234
7.左脚底踩下,涌泉旋转带动腰胯将右脚尖向左旋成45度,上身朝向正西方的同时,左手夹脊略微前伸让左手看似伸垂肘长,掌心朝下,成美人手。右手吊手维持外形不变,松肩垂肘松腕,注意右肩不要因而不自觉抬起。
图 5-235 图 5-236
【师父叮咛】
单鞭大家也很熟悉了吧。我们学过几次单鞭呢?复习一下:第4式单鞭、第15式单鞭、第20式单鞭下势、现在的第27式也是单鞭,后面第30式是单鞭下势。郑子太极拳一共只有三十七个式子,单鞭就占了5个,比揽雀尾还多,是否重要就不用我强调了。它为什么重要?记得郑曼青宗师说过的一句话:“妙在二气分阴阳”。单鞭这个式子不只在技击格斗上有用,它在炼炁养生上的效果更是非同凡响。有空要多练单鞭的定势训练,多多体会一手阴一手阳的炁感。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行功15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与单鞭8次。
2.左右搂膝拗步前进50步、倒撵猴后退50步。
【本周心得】
之前我在练单鞭的时候,容易胸闷。后来经过师父告知并调整后,不再追求要把姿势打得漂亮,也不刻意抬头挺胸硬要撑起架势。以松沉自然为主,以导入脚底涌泉为重点。呼吸上关注含胸拔背,长吸长呼,引导清升浊降。现在就不再发生胸闷头晕的问题,而且打拳过程越来越舒适畅快,炁感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饱满。
如果是一个不懂太极内涵的人,会觉得我以前打的拳架比较好看,比较厉害。但只有深入到太极精髓者才知道什么叫太极,才能看懂内在的东西。我现在打的拳架外形比以前难看,但水平跟内容却远远强过以往数倍。养生治病的效果跟以前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我没有到养生学会来接受指导,估计就跟我父母一样,练了十几年还是不知道在练什么。师承确实太重要,现在我总是劝告想练太极的朋友,别偷懒别随意,要多把时间花在找到对的师承跟训练体系,否则将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