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Mergers and Acquisitions:Concepts and Insights《兼并与收购:概念与观点》

任何人如果希望以并购为营生,不论是从事实务还是理论研究,需要熟悉甚至精通该领域的专业词汇。并购专业词汇至少在数百至数千之间。假如加上金融、会计和法律中一些相关词汇,这个范围更大。目前的并购图书很少专门讨论这些专业词汇,只有极少数图书在书的末尾列出一个简短的术语表。而有趣的是,这些图书本身从头至尾都堆满了专业的词汇。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新入门者如何克服阅读并购专业图书的这个障碍呢?

值得欣慰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讲习教授史蒂文·班布里奇编写的《兼并与收购:概念与观点》一书,可能会在这个方面给读者一些帮助。正如其书名所显示的,该著主要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概念与见解。这里所谓的概念就是并购的专业词汇。在这本374页的并购著作中,作者用了很大篇幅就并购中最常用的一些专业词汇进行解读,并将这些解读融合在对具体并购问题的阐述之中。与传统的法学院教科书不同,该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独特风格。

首先,它是一本法学教科书,但不是一本由文本、资料和案例堆砌而成的教科书。在美国法学院,一般那些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多半使用的是主要由文本、资料和案例构成的教科书,其特点是篇幅巨大而缺乏观点。据说这是为了训练学生自由思维的能力而刻意编写的。而本书以概念和观点为主线来讨论实践性较强的并购问题,看起来好像背离了这样的一种倾向。然而,该著从概念或专业词汇着手,其实正好解决了法律学生从法律领域介入到并购领域的最大障碍问题,即几乎完全陌生的专业词汇问题。该著自第一次出版后多次再版发行,受到法学院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该著的这个特点符合法学学生对了解并购问题的真实需要。

该著也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并购专业书。它并没有以并购的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这三个阶段为视角,面面俱到,涵盖并购问题的每一个层面,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仅仅涉及几个带有象征性质的问题以实现解剖麻雀之功效。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主要讨论了收购的动机、并购的几种形式、股权收购、要约收购、收购防御和收购监管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并购交易中只占所有问题的很小比例。像并购的战略计划、收购目标的选择、估值、尽职调查、交易谈判及并购后整合这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部著作中都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这部著作作为法学院学生教科书的价值。法学院学生可以从几个重点问题的解剖中,学习到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美国法学院案例教学的一个特点。

这部著作以概念和观点为主线,看似理论性较强,其实通篇都是在通过对概念的解读并结合案例来解释并购的实际问题的。作者在该著前言中引用了美国上诉法院法官哈利·爱德华兹的一句名言,即“完全脱离案例的理论对我而言一文不值”。在这本书中,作者特别注意回避就一些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纠缠。从概念到案例,再到观点,简简单单,直截了当。该著使用了很多并购案例,其中大多是在解释问题的时候作为观点的证据而引用的,而没有像其他教科书或案例分析著作那样,长篇大段,不加选择。这样的安排或取舍在阅读效果上是比较好的,不会令读者对本书产生有堆砌的感觉。

当然,以严格的标准来衡量,这部著作的系统性还有所欠缺,主要适合法学院学生使用。如果读者希望系统而全面了解并购问题,它或许还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