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始,中国就进入了深度分销的轨道。
深度分销,实际上有两大前提:一是渠道碎片化,只有深度分销才能解决问题,因为深度分销的本质是尽可能接近终端、接近消费者;二是深度分销是依托人海战术,依托人海战术是因为人力成本低。在销量增长时,成本的增长是可以暂时忽略的。因为销量增长可以摊薄成本。
当销量停止增长时,经销商们发现利润被销量和成本双重挤压。销量没增长,促销费用的增长挤占了毛利;成本的增长进一步挤占了利润。
过去,快消品行业代理商的平均利润大致是3%,平均配送费是7%~8%,这还不算促销费和管理费用。过低的利润,稍微受点销量和成本影响,就进入盈亏平衡点。对于一些价格透明的快销品,毛利已经相当低了。
经常听到经销商抱怨,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销量越来越高,利润的增长却与之极不匹配,甚至出现利润不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
事实上,快消品圈子里的经销商能明明白白算账的凤毛麟角。经销商下面有多辆车,哪一辆车在赚钱?赚多少?哪一辆车在亏损?亏损多少?自己服务的网点几百上千个,哪些网点在赚钱?哪些网点在亏损?很多经销商都是一笔糊涂账。
经营利润跟着感觉走,大差不差地做着自己的生意。
快消品行业,没有车辆就没有网点,没有网点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今天就车辆的盈亏平衡和网点的盈亏平衡这两点,好好帮助经销商算算账,只有算好账,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天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