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里又有问题了。你说不管思虑不思虑,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后都无非是“同归”。既然是“同归”,为什么这儿还要强调“贞吉悔亡”呢?为什么还要强调正虑、正得呢?
实际上,虽然我们最终要到达的都是同一个目的地,所有的归宿都是同一个归宿,但是路途上的风光毕竟还是各各不同。我们在生命之路上,还是希望沿途的风景美一点、自我感觉好一点。比如说我们要到北京去,有各种各样的路可以走,水路、陆路、航空,当然还可以步行,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虽然同样能到北京,但哪条路好走?哪条路直截了当不费事?哪条路上的风景好?这个就大不一样了。人家坐飞机一个小时就到了,可你背上包袱干粮,跟古人进京赶考一样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想想这其中的差别,就全明白了!当然也有脾气大的人,你说往东边走他偏要往西边走。往西边走也可以啊!地球是圆的嘛,你绕地球转上一圈也能到达目的地。但是你冤不冤啊!?
所以,如果你心正,把这些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你就能够走一条光明大道,走一条直截了当的路,你就走得很好,不会绕道。所以这个事情上,虽然最终都要到那个地方去,但是你怎么才能够在沿途看见好风景、能够走得好、能够走得直,就需要我们把心思摆正,这就是“贞吉”。
我们看这一段爻辞之所以最重要,确实是因为在这一卦的六爻之中,其它各爻所感的都是一些身体部位,关系都不是很大,只有九四爻是“心之所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这里铺陈开来,多说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