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九成而完毕,谓之大成。《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季札在鲁国观乐,演奏完十二部风、颂后,开始表演舞蹈《象箾》《南龠》《大武》《韶濩》《大夏》,季札都做了点评,最后表演《韶箾》,季札站起身,神情恭敬地说道:功德达到顶峰了!如上天无有不覆盖的,如大地没有不承载的。功德达到顶点,再也不能增加了。我就聆听到这里,再有其他音乐,也不敢继续欣赏了。
缺:缶,瓦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意思都是器具破损。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说文》:缺,器破也。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zhou音宙)之崖。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弊:与敝通,有倒闭、遮蔽、弊害、破损等含义。
盈:容器被装满。《说文》:盈,满器也。引申为丰满、旺盛、圆满、盈余等意思。《文选·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左传·庄公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
冲:通盅,空虚的意思。冲虚是道家非常推崇的一个词。
《楚辞·河伯》:冲风起兮水横波。
巧:精巧,《说文》:巧,技也。《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如:郭店、王本做若,意同,从通行本。
诎:qu(音屈),弯曲、穷尽的意思,王本做屈。言语无辞,《广韵》:诎,辞塞。《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
《墨子·公输》:公输盘诎。《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
《管子》: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拙:拙朴、未经雕琢。拙是《庄子》里的主要概念。
绌:chu(音出),短,引申为短缺。绌亦有废除、贬退的意思,与“黜”通。
《礼记·王制》:不足。不孝者,君绌以爵。《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齐与楚从亲。
按:通行本有“大辩若讷”,郭店本、帛书本均无此句,疑为王弼本注释句掺入,故删去。郭店本此三句为:大巧若拙,大盛若诎,大直若屈。“大盛若诎”他本均无。帛书本的“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综合帛书本、郭店本,订此句为“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盛如绌”。
躁:躁动不安,或者躁动御寒。《管子·心术》:摇者不定,躁者不寒。
静:帛书甲本作靓,即静,有清冷的含义。《汉书·贾谊传》:澹虖若深渊之靓。《汉书·外戚传》: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扬雄《甘泉赋》:稍暗暗而靓深。从通行本作静。
热:帛书甲本作炅,热,有热敷的意思。引申为明亮,光明等意思。《素问》: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从通行本做热。
正:不偏斜为正,也有整的意思。正是中国字里被使用最多的一个,也是诸子都引为做价值准绳的字,体现了国人对“正”的某种潜意识崇拜心理。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即正月。在古代确立哪个月是正月是个大事,叫建朔,是确立正统的大事。夏商周历法不同,就是正月不同。
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集韵·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