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意志力:
学习意志力是人获取知识的持续程度、抗干扰能力、克服困难能力、与心理需求的匹配度、注意力等心理要素的综合行为表现。它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制约。
可视化探讨:
业余爱好及其程度;
职业倾向的专一度;(考察点可从简历上得到,如,跳槽时也换专业);
专业技能的精深程度及时间跨度;(有的人有较好的专业水平,但用的时间超过了一般人所用的时间,再有,要特别注意区分经验与专业,熟练不等于精业。);
对自己喜欢的事有无持续兴趣点;
对与从事的行业或领域的信息的关注度等。
学习意志力是学习力测评中仅次于学习驱动力测评的要素,它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2.学习方法:
对此,似乎不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面试官们也会理解其精深要义。但是,有一句话是“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我们越是不懂”,将我的认识拉了回来。
学习方法影响着知识获取的效率,关于学习方法及如何提升学习效率,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对人是否具备寻求学习方法的意向、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追求倾向,进行分析,以测评求职者捕获学习方法的能力。
学习方法寻求倾向性要素的可视化探索:
对事物深度理解存在兴趣;,
如,可询问求职者:“如何理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广告词?”通过回答来分析判断其是否有兴趣对事物深度解析的意愿,从而推断其寻求方法倾向性要素的强弱。
不满足于现状;,
可采用探询其对所从事工作是否在追求更高效率或更便捷途径的方法。如可问:“你从事的工作一年前是什么状况?”“现在的状况如何?”如果有变化则问其“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其回答的分析,评估其寻求方法倾向情况。
改善性行为发生的频度;,
让求职者列举自己认为改善成功,或最得意的改善行为的事例,通过事例的多少、频度来评判其寻求方法倾向性的强弱。
知识获取的体系化程度;,
碎片化的知识会使人更愚蠢,系统化的知识才能创造价值。学习方法得当的人,更喜欢对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不是随意捡“树叶”。
学习方法寻求倾向性的测评,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也决不能忽视。
不同理念观点的接纳度;,
可以用“抬杠”的方法,对其观点进行驳斥,观察其反应。
知识的创新与转化:,
对获取知识的创新度要素与将知识转化成价值或效益的要素,简单来将就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其虽然是测评求职者学习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测评的方法相对简单,主要是看你工作有无创新,、业绩如何?。对此,我们可以从简历中寻找,也可以在面试时求证,这里不再赘述。
对学习力三个要素的甄别不能单一而论,要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求证,以提高测评的准确性。另外,面试官也可以通过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谈吐间所显现出的知识含量,与面试问题进行对比,进而佐证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