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蕊是乐城超市的一名采购主管,此前她在浙江人本集团工作了十年。进入乐城超市以后,对她触动最深的是乐城的企业文化。首先,乐城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要做中国最好的超市,要打造买手制超市;其次是企业的正气;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如果按照以前的思维模式,采购人员对供应商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但是在乐城超市,这是不允许的。王卫曾经给员工培训的时候讲过一个案例,说有一个供应商赶了几十公里路来找某超市的课长办事,不巧那位课长正在办其他事情,不愿意下楼来接待这位供应商并让他改日再来。在乐城超市,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乐城超市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与供应商之间要达到双赢。
做买手制超市给程蕊的印象最深,因为她接触的很多企业在采购这一环节还是完全依赖供应商。但是在乐城超市,采购人员需要主动走出去自己选择商品,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
店长唐清对乐城超市感受比较深的是,乐城超市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比如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很多企业首先会问对方有多少年的行业经验,而乐城超市在招聘的时候问的是对方想在这个平台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其实,乐城超市的很多员工,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零售行业,但为什么最终还会聘用他们?因为乐城超市想给年轻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给年轻人提供一个追梦的平台,这是很多零售企业做不到的。
唐清的工作时间绝大部分都是在卖场,主要是观察顾客,听基层员工的心声。暑假,有很多大学生到乐城超市做暑期工。生鲜水果课有个员工叫陈兵兵,他是徽商学院的大三学生。暑期结束后,他准备继续在乐城超市上班,但是学校却不同意。于是,陈兵兵找到唐清,希望她能出面去跟学校的教导员沟通。最后唐清对陈兵兵说:“作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主,但是你可以在下午放学后从晚上6点到10点来乐城超市上班,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会对你的成长更有帮助。毕业后,只要你愿意来乐城超市上班,乐城超市的大门始终向你敞开。”
唐清在卖场还经历过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一个将近70岁的老太太,在2012年春节前夕买了一瓶茅台酒给儿子。结果回家后,儿子觉得太贵,要老太太来超市退货。而那位老太太要求退货的态度很差,因为非常着急,她甚至举起拳头要捶店长。考虑到老太太年龄太大,唐清的确有点担心。她这样对老太太说:“大妈,您不要着急,跟我讲到底是什么情况。您先消消气,生气对您身体不好,退货没问题,哪怕这瓶酒送给您都没问题。”听了唐清的这番安慰,老太太言行举止就不一样了。退完之后,老太太的言行简直是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她说:“闺女,真是谢谢你!”后来唐清得知,老太太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凶,是因为在老太太看来,如果不那么凶,一般超市肯定不会退货的。
对收银课长徐萍来说,有一件事让她对乐城超市的文化感触颇深。收银部门一直都很忙,徐萍决定在2012年4月不是很忙的时候分班组织出去玩,让员工解解压,但这只是内部组织的活动。徐萍用微信把这个计划发到工作群,没想到,王卫马上在微信群里说拨款2000元。这一消息让所有收银员都很高兴,因为这在任何企业都是不太可能的。
在店长助理季刚看来,乐城超市的企业文化很多时候是通过王卫的个人行为体现出来的。比如,对于每种高科技设备,王卫都会亲自去钻研,他也舍得花钱让员工出去学习。乐城超市刚开业的时候,王卫曾带他们坐飞机去成都考察,在用餐的时候,给季刚点了50元一碗的牛肉面。王卫说如果自己没有吃过就没有办法介绍给顾客。而每次出差,王卫吃什么,随同的员工也都跟着吃什么,王卫住什么地方,员工也住什么地方,从来没有区分。以前季刚在沃尔玛,一年见不到店长几次,但是在乐城超市,却能和老总在一起吃饭,他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在组建乐城超市团队的过程中,王卫对高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在他看来,只有符合以下标准的人才有资格:首先要有事业心,没有事业心的人走不到一起;其次要有忠诚度,能力再强,如果不忠诚也不行;最后要有服从心。
在乐城超市,管理人员不仅是业务尖子,而且个个能说会写。乐城超市的每位高管都是公司的讲师,同时兼任班主任,每个人手下都有一支年轻的团队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