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大多数出现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只有从源头抓好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才能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农牧企业生产受环境因素(土壤、水资源、气候等)影响较大,当今由于世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增多,直接影响了农牧企业的生产经营。目前,我国农牧企业还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高素质人才紧缺。近年来,国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要通过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农业快速发展,这将给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人们对农产品生产知识却了解甚少。比如,大豆生产采用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家将一种除草剂基因和一种杀虫剂基因转接在了大豆蛋白基因内,这样在大豆生产过程中用除草剂,就不会损害大豆,昆虫也不敢伤害大豆了。一些专家对转基因技术用于食品生产是有争议的,有的国家为了让消费者有所选择,规定采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农产品上市必须要有标注。有的国家还规定转基因大豆只能食用其油脂,不能直接食用大豆,榨油剩下的豆粕可用于畜禽养殖,生产肉类产品供人们食用。前段时间,国内有人怀疑肉鸡45天养成是通过药物催生实现的。其实,这是全世界的科学家通过生物育种、动物保健、营养配方、环境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经过多年努力研究出来的一项新技术。随着现代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和种植密度不断上升,动植物疾病防治越来越难,农业生产中的兽药和农药用量不断上升,国外对农业生产中的用药限制并不严格,但对农产品收获前的停药期有明确要求,谁也不能违反这项规定,否则相关管理部门会严肃处理。国内有的农牧企业养鸡、养猪,第二天就要出售了,还在给鸡、鸭喂药。这样一来,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现代农牧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既要建设标准的生产设施,编制一整套生产过程管理标准和要求,又要有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尽心尽力地操作。例如,畜禽养殖企业既要建设、安装标准的养殖栏舍和设备,用于控制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又要根据畜禽养殖技术标准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的饲喂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许多农牧企业在农产品的储存、保鲜和销售配送方面都有特殊要求。比如,肉牛在屠宰加工后,要将牛肉放在一个低温环境中,进行一段时间的排酸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对温度和时间的掌控很重要,它既决定了这批牛肉的口感、鲜美程度和营养水平,又决定了这批牛肉上市的销售价格。而国内一些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难以确定。比如,中国人喜欢的“金华火腿”、“如皋火腿”和“宣威火腿”等都是国内畅销的名牌产品,但各品牌几乎都用以配方保密为由,妨碍国家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国家有关质监部门对该类产品也就失去了有效监管。有的商家为了盈利,达不到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还夸大其产品的功效。一些商家欺骗消费者,告诉他们山鸡蛋有保健功能,继而把山鸡蛋的价格炒到普通鸡蛋的四五倍。其实,所有鸡蛋提供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至于其他功能,相差无几,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要解决国内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质检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对农牧企业提出农产品生产可追溯性的要求。比如,国内奶业龙头企业伊利集团生产奶制品,就必须采用国际上最严格的乳品质量管理检验标准,建立健全生产管理监控体系,实现乳品生产管理全程可追溯查询,启动工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此外,伊利集团还投巨资从国外进口气相色谱-质谱仪、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利用这些设备,企业能在30分钟内出具有关三聚氰胺、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等项目检测数据报告,在原奶生产环节就完成了117项质量检测,对乳品生产全程质量检测指标设置多达899项。伊利集团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把乳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信息串联起来,实现了对乳品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查询,消费者可在乳品购物商场查询到乳品的生产和流通信息。获知奶制品的鲜奶来自哪个牧场,哪一头奶牛,奶牛生长在哪个草场,由哪个鲜奶收储站收来的,由哪一辆运奶车运到加工厂来的。上述生产过程都实现了全程摄像监控。运奶车到加工厂的运输过程都有GPS监控,车辆几点从哪个奶站出发,几点到达加工厂,都有实时记录。奶制品加工厂实现了全封闭式生产,产品质量关键控制点做到了定时采样、化验检测,保证乳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杜绝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彭志雄,华夏基石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海南国基企业总公司、海南长实实业总公司任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在山东六和集团任集团市场总监、片区总裁、养殖部总裁、集团总裁助理,在江西正邦集团任副总裁。2006年,任湖南正虹集团副总裁。多年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并创办了自己的农牧企业,经常参与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咨询和相关辅导培训工作。
著有《变局下的农牧企业发展9大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