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确策略,反推线下执行  

线上策略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在门店做落地细节执行,通过门店人员、商品、仓储等维度进行细化,通常称之为线下SOP手册。

1.线下门店按岗设人,按人设效

门店作为履约的核心场景之一,需要的不同工种的人力、数量都会有差异。

​ 控场——拣货——打包——交接——配送:控场员承担网购区秩序维护、系统操作、环节监控、人员小规模管理等职能,通常1~2个人;拣货员承担从接单到拣货完成的操作过程,拣货员每天60~80单,按照单量预设人数;打包员只需要在交接区完成装袋打包,通常1~2个人;交接员承担和骑手的交接,确保商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通常1~2个人力投入;最后配送员是最多的团队之后,按照每个配送员每天20单左右的人效和单量预估,提前安排运力人数。

​ 人效激励,减少人力提高效率:和C端用户一样,门店人力同样需要激励方案,针对拣货员拣货数量和配送员的配送数量,设置冲单奖励和周期性奖励,刺激人力在有限工时内的高效发挥。

2.线下门店按仓摆货,按货挑货    

拣货仓坪效利用:对于店仓一体化新零售业务模式,弊端在于拣货仓面积有限,货架数量有限,能存储在拣货仓的商品只是部分而非全部,若用户下单商品不在拣货仓内,意味着拣货员需要跑到店内拣货,会增加整个履约时效。

因此,利用好拣货仓的面积,摆放正确的商品至关重要。通常我们会按几个维度和权重来挑选商品:动销率高的商品(按照平台内动销率TOPSKU排行);生鲜冻品高频商品(高复购高频购买生鲜冻品、家禽肉蛋品类);平台优势民生类商品,用户偏好品类(米面粮油、常温奶、纸巾、洗护等品类)。

3.线下门店设备/自用品管理应用    

搭建拣货仓对于智能化设备和自用品等硬件设施自然不能少,控场员管理台电脑、打印机、电话、面单打印机;打包台塑料袋、气泡袋、气泡膜、胶纸、胶带、手工刀;拣货员手持终端、拣货车、拣货智能一体化设备;配送员工服头盔、电动车、保温箱、健康证等。

新零售业务的搭建不但需要线上完善的运营策略,线下履约的比重同样重要。线上线下相互关联和制约,试图从中间找到更多的机会点突破,应用场景的连接、大数据的管理应用、成本透视分析都将是新零售业务上发展重要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