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清楚总局和研究所的关系

第二天,我早上给乔总汇报了晚上见周处长的经过。乔总说:“K总局把钱打给南京研究所,他们都是一家的,那还不把预算花个干净啊。南京研究对我们还要求降价,一进一出差价是很大的。这南京研究所不是想赚钱,而是想吸血!小郑有什么打算?”

我说:“我想拖几天再报价,这几天我再跟总局的人沟通沟通。”

乔总说:“总局和南京研究所是一家的,除非你能找到总局的领导,其他人不一定能左右得了南京研究所。”

我说:“我先试一试,正好前一个项目要验收了,不如我们请陈主任吃饭,顺便问问陈主任。”

上午,我打电话给K总局信息中心陈主任:“陈主任您好,我是CW公司的项目经理小郑,我们上次的项目快要验收了,这段时间您这边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乔总想约您一起吃饭,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陈主任推辞了一下,我还是执意要请,陈主任说:“那好吧,今天晚上,我再把处里的几个人一起带上,你们安排好地方告诉我。”

我们根据人数,订了一个饭店,然后把地址信息发给陈主任。陈主任回复短信:收到,晚上我们一共四个人,大约6:30到。

南京的周处长打来电话,催我们的报价单,我说报价单要盖章,而且得批特价,需要走流程,还得再等等。

我跟乔总,还有销售部几个同事,提前到了饭店,点好菜,等着陈主任来吃饭。陈主任带着四个同事来的,当晚大家都没少喝,但是关于项目我们一个字都没提。

第二天,乔总给陈主任打了个电话,说感谢陈主任安排我们参加新的试点项目,有关新项目,我们参加这类项目没经验,现在有问题,需要请教陈主任,陈主任说那下午你们过来吧。

我和乔总下午来到陈主任办公室,大家寒暄了一阵,陈主任问我们:“什么情况这么隆重,需要乔总亲自跑一趟?”

乔总说:“关于这个南京研究所新做项目的研制单位,我们做承制单位的事情,我们还没搞明白我们和南京研究所的关系。我们公司是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收款,还是跟K总局签合同收款?”

陈主任说:“这件事儿分两个阶段,试点的时候,我们委托南京研究所开展研究,你们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他们验收你们的研究结果。等二期全国推广的时候,我们就直接跟你们签合同了,我们总局来验收你们的项目结果。”

我说:“领导,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期我们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他们给我们付款;二期还是我们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还是他们付款给我们。”

陈主任说:“不会,他干好他的研制任务就行了,推广到全国部署,跟南京研究所无关了。”

我说:“他们可能会要求自己开发软件,只让我们供应通信系统硬件。这样,即使将来全国推广了,他们也是总包方,我们还需要跟他们签一个分包合同。”

陈主任说:“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项目没必要再加一个软件开发方,你们已经做得不错了,功能已经完成了70%,剩下的你们做不就很简单吗?换一个软件开发厂商干什么?再说,南京研究所的软件开发得也不怎么样,要是做得好,也可以考虑,但是做得不好,就不能怪我们直接让你们全做了。你们跟南京研究所谈了什么?为什么这样问?”

乔总说:“小郑,你把那天跟南京研究所谈的内容,跟陈主任汇报一下。”

我把那天晚上,周处长跟我说的内容,全都讲了一遍。

陈主任听完说:“我的天,南京研究所想钱想疯了,不该赚的钱他们也想赚。你们别管他,按我说的做。”

我吓了一跳,然后我看陈主任不说话了,就小心地问:“陈主任,我们现在知道后面推广的时候不会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了。但是,第一步要跟南京研究所签合同了,那合同的价格怎么办呢?”

陈主任说:“合同价格你们跟南京研究所谈吧,试点的钱,他们该赚就让他们赚吧。”

我对陈主任点点头:“我明白了。”

乔总最后说:“今天幸亏找陈主任给我们指导,不然我们就被吸血了,改天我们再好好喝一顿哈。”

回到公司,我给南京的周处长打了个电话:“周处长,不好意思,我们的报价单出不来呀。这个项目在公司内部没有立项,也没有收到招标文件,公司不会出一个这么低价的正式的报价文件。我跟事业部领导把情况讲了,我们领导说,按上一次项目的价格来做,我们先这么给您说,将来到标书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给您正式的报价单了。”

周处长说:“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