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定差异化招商政策

各个产业园区都在积极开展着招商引资的工作,在与多个地方的相关部门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各个地区关于招商的优惠政策几乎是相同的,总是离不开优惠的税收政策、优惠的办公场所条件、优惠的招商推荐……等等。

从表面上来看,既然想要招商引资,制定一些优惠或鼓励措施肯定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全国的地区都进入了无差别的“优惠政策竞争”当中,这个优惠还能够带来好的招商结果吗?

设想一下,一个并不发愁企业进驻的城市或地区是不会把“招商引资”当作重点工作来抓的,而当一个地区推出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也就说明了这个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遇到了问题,而各项优惠也是为了增加地区招商能力而出台的。如果这些优惠政策有差异化还好,如果没有,那么就会让各个地区又回到了没有优惠政策的阶段,那些有吸引力的地区依旧有吸引力,而那些没有吸引力的地区依旧无人问津。

我们都清楚,企业的生存是为了商业利益,一切企业如果不以赚钱、赢利为自己的主要思考方向,那么反而有问题了。所以,在制定招商引资优惠策略的时候,应该以“如何帮落地企业赚钱”作为出发点。

拿“优惠的办公场所条件”来举例,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推出了“办公环境若干年免费用”的策略,但是这样的策略真能吸引到企业入驻吗?对于能够赚钱的企业来说,办公成本的减少确实是他们欢迎的,但是如果在当地根本没有足以支撑这个企业赚钱的市场存在,那么即便办公场所免费,在这些办公场所工作的员工就不需要成本投入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招商引资是为了获得就业、税收以及整体经济的增长,而这些都是要以落地企业有生意做、可以赚到钱为保证的,因此,在企业制定招商引资策略的时候,应该可以少想一些“自己都可以做什么”,而多想一些“到底落地企业想要什么”呢?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可以将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变成有机肥料的企业,属于高科技、环保题材,而且有足够的资金可以落地投资建厂,应当是很多地区招商引资的目标。比较提供免费的场地而言,如果有地区提出了针对这个企业拓展市场的理念,愿意将政府机关的食堂厨余垃圾处理外包给这家企业合作,并协助企业拿到地方上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等食堂的厨余垃圾定单,那么这家企业肯定会更愿意落地、更愿意多投入一些。

一个企业落地于某处,他会想到地方上的鼓励政策,但是最原始的动机,是因为他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地区的市场。如果地区政府管理者站在落地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应当从“市场端”入手,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解决地方上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落地企业的获得市场的手段或者实施方法。

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展开招商引资工作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本地区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与服务环境,帮助企业获得市场,才能够让多赢的局面真正出现,才能够让企业心甘情愿而不是为了阶段性享受某一特定政策而“落户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