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StEDE cube 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

(一)目的

通过实施StEDE3工位评价,发现并改善不符合,从而使所有过程持续受控,减少变异。

(二)范围

适用于所有工位的评价。

(三)职责

1.品管部

QE:负责制定评价计划。

QE、QC组长:负责实施工位评价;负责跟踪改善措施落实情况;当为被评价工位主管时需负责制定、落实改善对策。(各工序组长不可评价本工序工位)

2.生产部

各工序课长:负责制定评价计划。

各工序课长、组长:负责实施工位评价;负责跟踪改善措施落实情况;当为被评价工位主管时需负责制定、落实改善对策。(各工序组长不可评价本工序工位)

(四)作业规范

定义:StEDE是Standard Existing Deployed Enforced的缩写,即标准存在、执行、强化。

StEDE3工位评价分三步完成:360°全方位差异观察→使用StEDE3矩阵→记录评价发现。

步骤1:360°全方位差异观察。安静地观察工位10~15分钟。不看工艺卡、SOP、SIP和标准卡等资料,观察操作工在做什么,通过观察理解操作顺序;看工位使用的工装置具、测量仪器等;看操作工对于品质控制做了什么来保证合格品流到下一工位;通过全方面的观察,发现这些方面潜在的变异点:设备的设定调整、操作工的操作和品质控制。

步骤2:使用StEDE3矩阵。根据StEDE3矩阵表(如表3-2所示),按照表3-3所示顺序评价。

表3-2 StEDE3矩阵表

表3-3 StEDE3工位评价顺序

StEDE3矩阵表成九宫格格局、评价内容及其判定条件如表3-4所示。

表3-4 StEDE3矩阵表成九宫格格局、评价内容及其判定条件

评价内容

判定条件

九宫格1.参数设定标准

根据生产产品型号,查看工艺卡或者标准卡关于机台参数设定的标准

描述清晰,项目齐全,无遗漏;

可视的,看得见的,读得懂的;

量化,有中值、公差,或者定义了范围;可操作,公差合理,范围合适,数据证据

九宫格2.参数设定标准实施

查看实际参数设定,比对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并提问使用者,如何被培训应用标准的

使用者遵守并能解释标准,范围合适,数据正确

九宫格3.参数设定标准强化

查相关记录,证明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是如何确保参数设定的

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按规定频率、方法进行评价

九宫格4.作业指导书

查看SOP,定义了作业内容及其要求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义了安全操作;定义清楚操作方式、顺序、手法;定义清楚异常反馈机制;定义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及内容;定义了操作工启动作业前应有开线点检表

九宫格5.作业指导书执行

查看员工实际操作,比对SOP等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并提问员工如何被培训应用标准的

员工遵守并能解释SOP内容:安全操作、加工操作、异常反馈、设备维护保养等能按要求执行

九宫格6.作业指导书强化

查相关记录,证明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是如何确保员工按作业指导书执行的

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按规定频率、方法进行评价

九宫格7.质量控制标准

查看SIP或标准卡,关于品质管控要求的定义

品质管控要求定义清晰,客诉内容完整;标准样件、不良样件齐全

九宫格8.质量控制执行

查看员工检验动作,比对SIP等标准是否符合要求;询问员工对不合格的判定标准;抽查已检验产品是否有不合格产品流出

员工检验动作遵守SIP或标准卡要求;员工清楚判断标准;抽已检产品,无不合格品

九宫格9.质量控制强化

查相关记录,证明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是如何确保员工的检验满足要求的

被评价工位的直接主管按规定频率、方法进行评价

满足上述判定要求的,选择OK;不满足判定要求的,选择NOK。当前一列选择OK,后一列可选择OK或者NOK;当前一列选择NOK,后一列只可选择NOK或者CONDITIONAL OK,图3-1中的图二和图三是不允许的。StEDE3工位评价总分9分,OK得分1分,CONDITIONAL OK和NOK不得分。

图3-1的Allowed 方式可接受,后面两个均不可接受,我们最终的目标要求九个格全部为绿色。

步骤3:记录评价发现。评价员将评价发现记录在下方表单中,并于评价第二天发出,被评价工位主管在收到评价报告的48小时之内回复改善对策。评价员根据计划完成时间跟踪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

写评价发现时,要围绕谁、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三个点来描述。 例如:3#注塑机作业员工张三在包装产品时,从左往右包装,SOP要求从右往左包装,如图3-2所示。

图3-2 写评价发现示例

错误的写法:

(1)注塑作业员工包装产品与SOP要求不符。

(2)作业员张三未按SOP要求包装产品。

(3)作业张三包装产品的手法是错误的等。

上述三种写法没有体现出谁、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三个核心点。

整张表单不可以有空的地方:评价发现栏填写见下述、责任人栏填写为被评价工位的负责人、日期栏填写为改善措施的预计完成日期、状态栏填写为此改善措施的完成进度,如未完成、进行中、已完成,如图3-3所示。

图3-3评价发现栏

写评价发现,若是在标准上发现问题,对应评价发现前选择“EX”;若是在执行上发现问题,对应评价发现前选择“DEP”;若是在强化上发现问题,对应评价前选择“ENF”,如图3-4所示。

图3-4 评价发现分类

回复改善措施要围绕谁、做什么事情、频率三个点来描述。例如:3#注塑机区域组长每天对他负责的区域所有作业员包装产品的方法进行强化点检,检查是否有包装错误,如图3-5所示。

图3-5回复改善措施

错误的写法:

(1)区域组长抽检作业员的包装方法是否有错误。

(2)每天抽查作业员的包装方法。

(3)区域组长每天抽查点检等。

上述三种写法没有体现出谁、做了什么事、频率三个核心点。

评价结束后,评价员与被评价工位主管需在StEDE3报告底部签字,如图3-6所示。

图3-6 签字确认

汇总整理:每月度各部门将当月评估的StEDE3报告提交到品管部,由品管部QE负责StEDE3报告的追踪验证和统计汇总。从发现缺失项的工位、缺失项是标准的问题、执行的问题、强化的问题等方面做统计汇总形成表单及图表形式,由品质部经理在管理月会上进行汇报。

评价频率:正常情况下各工序每月至少2次,有以下异常情况的每月至少4次。

重点优先评价工位:

(1)事故经常发生的工序(包括内外投诉)。

(2)PFMEA中RPN值>80的工序。

(3)刚发生4M变更的工序。

(4)客户审核及内外审核时问题点较多的工序。

(五)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1)《各工序标准作业指导书》。

(2)《各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

(3)《生产启动作业指导书》。

(4)《强化点检作业指导书》。

(5)《生产启动点检表》》。

(6)《班组长巡检表》。

(7)《StEDE Findings & Action 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