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自动化运维系统需要多方位改进

(一) 电力自动化运维系统不可或缺

电力系统顺利工作离不开电力调度,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电网调度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智能调度系统快速发展更新的大环境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由电力系统中的一门辅助性远动技术发展成为集系统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技术,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大支柱。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普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广泛实用化后的今天,已成为电力企业减人增效,实现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二)“信息孤岛”影响系统运行效能

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测巡视仍采用人工方式,故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水平。近年来新技术、新功能的不断投入应用,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数量增多,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各应用系统软件间又通过数据库、接口等形式互相通信、相互影响。遇到重要厂站及通道工况退出、网络中断、采集的数据异常、应用关键进程故障等情况,运维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去核查应用系统各业务工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从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此外,人工巡视的管理模式往往是故障发生后进行被动式处理,无法进行事前预防,与在线监测、状态检修和预防性维护等电力主设备管理要求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自动化应用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尽管电力调度自动化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如通过培训来提高运维人员技能,购买厂商服务对部分应用系统进行外包,建立网络管理系统,配置多种专业化管理工具等,但是专业化管理工具和厂家服务的应用仅局限于特定范围,极大限制了其功能和性能的发挥,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显著效果。

(三)人为因素带来机房安全隐患

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设备集中、网络布线复杂、运行环境要求高,因此其环境监测工作是自动化运维的重点。目前,电力系统采用值班员定时巡检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到各机房进行巡检,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查看精密空调显示屏数据等方法,凭借经验和直觉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然而,机房内设备状况时刻都在变化,定时巡检方式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值班员缺乏对设备的了解或人为疏忽都会导致故障难以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必然会给系统运行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