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战讲求战术奇袭、行动神速,要用巧妙方法迷惑敌人,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
奇袭,是乘敌不备,对其实施突然攻击的战法。进攻方通常选择敌方战斗力不强,防备不严,便于袭击的驻止之敌或行动中之敌,以迅速而突然的战术动作,速战速决,快打快撤。这种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目的是打敌措手不及,快速歼敌,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比如娃哈哈当年重点推出的HELLO-C,就是一口气出了四款果粒果汁,让对手措手不及。因为之前HELLO-C都是针对农夫的水溶C100来展开进攻的。这次一下子调转进攻方向去进攻果粒橙,让可口可乐的美汁源果粒饮料系列来不及防备,起到了很理想的奇袭效果。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开发新产品要快速,要尽量用战术奇袭。康师傅的每日C果汁系列就是跟随统一的果汁系列,但是味道上更偏新鲜的感觉:味道喝起来有点像餐厅的鲜榨果汁,这属于产品口味的奇袭。农夫则推出混合果汁口味系列,避开了跟统一鲜果多系列和汇源单一果汁口味的正面作战,同样也是起到奇袭的效果。
当然,游击战并没有改变交战双方的胜利数字法则,同样情况下,兵力多的一方总是获胜。
在古往今来有统计的军事战争中,兵力少的一方获胜的次数是非常少的,而为数不多的几次则都成为了后人所传颂的经典战役,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晋的淝水之战和明代的萨尔浒之战。国外则有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对战波斯,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对战罗马,沙隆战役——公元451年罗马为首的欧洲联军对战匈奴大军。
如此经典的战争,其实在后世是很难模仿的,而且也不可能成为战争的常态。而对于普通中小企业,还是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来打营销战。
远的,有康师傅集中比两乐等更多的兵力于城市开展通路精耕,把产品同质化的康师傅饮料打造为超过250亿人民币,占整个集团一半以上营业额的第一大事业部。
近的,养元六个核桃用1500人的销售兵力(还没有加上更庞大的促销队伍)在河北、河南、山东几个省就创造了近30个亿的销售额。
再举一个作者亲眼见证的案例。在醋饮料市场上,一直是天地一号称雄,广东更是其大本营。但是,当年乐品源的苹果醋在广东不到两个月内就已经开发出了遍布全省的经销商网络,不到半年就销售完成了全年预期的营业额,在部分餐饮店销量超过了醋饮料老大天地一号。其中秘诀就是在部分餐饮渠道建立局部优势,在对手没有顾及的地方上促销员,做好客情,某些网点投入达到对手的两到三倍,真正做到了集中更大的火力,攻击敌人,当然回报也是比较可观的。
可惜,乐品源取得游击战的胜利后,又犯了贪大求全、冒然出击的中小企业通病,开始忙着开发苏打水、酸梅汤,甚至还去搞产业多元化,偏离了饮料的主业。
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在获得根据地的局部胜利后,都容易因过分自信而开始打大规模的阵地战,将战线拖得很长——产品线过长,作战区域过长,管理架构过长,但是同时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能力又不能迅速跟上,就很容易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