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人心惟危”,人心惟一的特点是什么?危险!因为人心不可靠,人心诡计多端,人心险恶难防,人心变化无常。是不是这样?有人不服气、不同意,那我们就反观自照,稍稍体会一下自己平时的起心动念,你就知道这句话的份量了。
我们看看自己这个心,一天到晚有多少贪嗔痴慢在里面翻腾?一天到晚有多少痴念妄想在变化不休?嗯,高兴的时候、正气凛然的时候,我要行圣贤之道啦,要读圣贤之书啦,要治国平天下啦,要普度众生啦!但是,当别人惹怒了你,你的嗔忿恶念升起来的时候,杀人放火的心都有,是不是?有时候我们的贪念、欲念升起来,心里面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出来了,财色名食、名闻利养,一个都放不下,一样都舍不得。我们的心真的很不可靠啊!我们平常有没有观心?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心不可靠?“人心惟危”,如果你真要想在道上去找感觉、要想去修行求道,那就必须在自己的心地上、在自己的念头上去观察,去做这个观心、观念头的功夫。我们当下观察自己的念头,当下就会发现真的很危险!就像佛经上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是不是这样?早晨睡醒了一个念头起来,我今天下定决心,要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精进,结果呢?还没到中午就全变了,哎呀!人生本来就苦,我还给自己找苦吃,何必呢?修什么行啊,趁自己还年轻,好好享受生活吧。我不是说你们,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上古圣王说“人心惟危”,真的是靠不住!
既然人心靠不住,那什么才靠得住呢?道心。这个道心在哪里呢?“道心惟微”,非常微妙、非常精微,你怎么去体会这个微妙、精微的道心?那么,我们无论是从儒家的精神出发也好、从佛家的精神出发也好、从道家的精神出发也好,总之,三教圣人都是让我们要把人的私心放下,要回归于大道公心。《礼运篇》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但是大道公心体现在哪里呢?非常微妙、非常精微、不可言传。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达的话,那好,就是《道德经》里的两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心惟微”,很玄啊,玄之又玄啊,是不是?怎样才能体会到这个玄微极妙的道心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要想体会这个道,那就要做“为道日损”的功夫哦!损之又损,损到无可再损、无物可损的地步了,这就“以至于无为”了。达到了“无为”了又怎么办?你达到无为,就得道啦,无为而无不为嘛!你说这个事情玄不玄、微妙不微妙?
“道心惟微”,一个人是否得道,不是看他说得天花乱坠、玄之又玄,而是看他做的事情是不是有道。一个人是否对道有感觉,得从很精致、很细微的地方来观察。一个真正有修行的高人,他看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那真是一清二楚,毫不含糊。只要我们心念一动,一举手一投足,他就洞若观火。所以,道心这个东西太微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