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术与危道

1.​ 安术

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出自《安危》)

韩非子从内政角度给出了“坚内”的七个实战方法:

1)​ 一是赏罚根据是非

如果让韩非子把他的思想精简为最简单的几个字,我想一定是“奖功罚罪”。赏罚随是非,就是奖功罚罪。

2)​ 二是福祸根据善恶

这点是从臣民的视角而言,每个臣民的福祸取决于他的行为是善是恶。从国家的视角看,就是要努力实现让臣民行善去恶。

3)​ 三是生死根据法律

生死事大,以好恶杀人不公,以毁誉杀人不公,以法律标准杀人,才是公正的。(当然这里涉及一个法律本身公正性的问题,但韩非子论述皆以法律是公正的为假设)

4)​ 四是人贤和不贤是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

重点在不能依据个人好恶认定人之贤或不肖。

5)​ 五是愚和智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根据别人的诽谤或赞美来确定

重点在不能以别人的毁誉来认定人之愚或贤。

6)​ 六是衡量事物有客观标准而不凭主观猜想

衡量事物要依靠客观标准,而不能靠主观臆测,这叫科学精神。

7)​ 七是守信用而不欺诈

守信是君主的基本修养,在本书第二篇“修养篇”中有专节论述。

【评】:

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体系很庞大、繁杂,面对安国定邦这个大课题,韩非子化繁为简,亲自提炼了面向操作的七条基本方法。

以上七条可用一个字串联起来,那就是:公,公正、公平、公开尽在其中。

2.​ 危道

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曰,危人于所安;六曰,所爱不亲,所恶不疏。如此,则人失其所以乐生,而忘其所以重死。人不乐生,则人主不尊:不重死,则令不行也。

韩非子又总结了致国家危乱的六个途径:

1)​ 一是砍削木材偏到准线以内,即循私枉法

所指主体是君主及官吏,不按法令办事,就相当于废掉了法制,国家运作失去了准绳,岂能不危?

2)​ 二是任意裁决,不依据法令

所指主体也是君主及官吏,当执法者目中无法时,弊乱必起。

3)​ 三是以别人的祸害为利

如此别人也必日夜以仇雠相对,势不可久。执政当以求共同利益为先,掌握好博弈关系的均衡点,远离均衡点的状态,必不可持久。

4)​ 四是用别人的灾祸取乐

这是损人不利己的低端行为,失礼、失道、失人心,自致祸端之捷径。

5)​ 五是危害别人的平安生活

如此则凭空树敌。

6)​ 六是喜欢的人不亲近,厌恶的人不疏远。

所爱不亲,则无铁杆同盟,所恶不疏,则置自己于随时危险中。

做了上面六类事情,就会让人们就失去了乐于生存的前提,失去了害怕死亡的条件。人们不乐于生存,君主就受不到尊重;不害怕死亡,法令就不能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