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场如何汇报工作?

情景案例

王鑫和李丽应公司新媒体发展要求,应聘进入公司项目组,在项目总监的带领下,积极工作,一个月后,公司领导要求项目组进行一下阶段性工作总结,项目总监让大家分头准备,先内部预演一下,然后在8月16号召开的“新媒体发展阶段会议”上整体展示,小王汇报的很好,小李却只做了三页PPT,而且状态明星不对,一问才知道,原来昨晚上吃火锅喝酒,只睡了两个小时,总监也没有办法,只能帮忙一起给小李又梳理了一下,总体感觉差不多。

会议当天,小王由于准备充分,讲解了30分钟,领导们听的也很认真,轮到小李时,刚刚没有讲几分钟,领导就起来走动,抽烟喝茶,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了,并开始说:“你看看我来问,然后你翻到某一页PPT,来回答就好……”,领导也没有问几句,就开始讲解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小组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布

会后,小李找到总监交流,我还没有讲完,领导就要我们改变工作方向,这不是瞎指挥吗?如果你是李丽的总监,你如何评价这次工作的汇报呢?你会如何辅导李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呢?

智行解析

首先,不要为了汇报而汇报:汇报一开场,你就赶紧直接打开PPT,讲了进一步交代汇报的背景目的,又不说需要领导反馈的决策点。这个时候只要你留意看,领导开始频频打断你,或者已经开始走神了。好的汇报让领导带着清晰的思路去听,领导自己的思路清晰了,才能觉得你的思路跟他一样清晰。

其次,没有思考不是汇报:领导问你问题,你不假思索地赶紧回答,这样几句不好,没答到点儿上,领导就会不耐烦了,肯定觉得你工作干得不好。在汇报时,要先听清楚领导的问题,或者顺势反问确认一下您是不是在问这件事儿,再整理思路回答。

最后,不要忘了老板才是用户:汇报的时候,不能按照自己准备好的PPT顺序和思路来,从头到尾坚持念完,不看领导表情,直到领导憋不住了,汇报场合,你的用户是听汇报的领导,因为他帮你决策,给你资源,最终决定你的晋升,所以汇报的目的不是把汇报讲完,而是让领导觉得自己听懂了,这样他才能够帮你推动事情,给你资源,最终愿意栽培你,提拔你。

纵横职场

第1、​ 每场汇报都是晋升机会:在职场里,每一次汇报都当作对自己的一次提升机会来把握,无论正式还是非正式,因为领导都在时刻发现着人才,考察者每个人的闪光点,你多次的互动,能够给领导留下不错的印象,有任何晋升机会的时候,领导都会摔选合适的人员,就可能排查到你,让你脱颖而出。

第2、​ 核心要点前置:现在的短视频也是这个套路,把最有吸引力的点放在最前面,把自己汇报的整体思路和关键点在前三页就讲清楚,然后再往后延展,如果是平铺直叙的从头讲到尾,让领导去挑重点的报告就是最失败的报告,所以核心要点前置,领导就不会厌烦,万一领导一会儿有事情走开,也知道你整体讲了什么内容,便于留下整体好印象。

第3、​ 任何汇报数据说话:汇报时要讲数字型的成功,什么时间之前完成了多少的绩效目标,以短视频为例,可以是以下内容:

新媒体目标

阶段性考核成果

完成情况

IP达人数量

2位

孵化蓝V账号数

10个

主营账号粉丝数

5万

小风车留客数量

300客资+

短视频作品传播量

传播量超千万

直播时长

200小时

新媒体课程开发数

16节

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说明,并找出达成和未达成的原因。

第4、​ 汇报时间控制:汇报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为宜,而且半小时中,前5分钟时概括总体的亮点,后面20分钟是你的论据和分析,最后5分钟再做整体总结回顾,这样的时间汇报结构能够抵抗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时间

内容要点

所起作用

5分钟

工作成绩总括和亮点

防止领导疲劳或是有事离开

10分钟

详细阐明某问题的解决过程。

让领导知道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思路。

10分钟

详细说明过程的收获和成绩。

让领导了解成绩是你努力的结果

5分钟

总结亮点成绩,并说明下一步行动计划需要的支持

获得领导任何和下一步工作的支持

第5、​ 主动汇报看领导心情:如果是自己单独找领导汇报事情,最好看看领导心情如何,如果领导心情不好,你什么事情他都听不进去,你的汇报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领导也是人,刚好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在烦他,他当然不会理会你的一点小成绩,你何苦要这个时候去触霉头呢?所以把握领导高兴的时机也很重要。一般领导都是什么时候心情好呢?

1、​ 周二到周四之间:一般周一忙着开会,各种事情交错在一起都不确定,周五要到周末,心情时好时坏,所以周二到周四对于日常来说最安全;

2、​ 早11点左右,下午16点左右:虽然心情坏话因人而异,但是就领导处理事情的节奏看,他们能够安静听你说事情的时间点,这两个时间点前后比较好。

3、​ 月任务完成之后:如果当月的任务完成,那里领导心情一定不错,公司有成绩大家就都有成绩。

其他心情好的时刻就要看自己的观察了,看自己领导的特殊喜好时刻了,只要用心观察,一定能够把握领导的脉搏,游刃有余的做事情。

「刻意练习」

根据自己所在公司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一个月的实践训练,相信你一定有新的收获。

实践训练一、

实践训练二、

实践训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