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思考后的才是自己的

听培训课时,老师会有讨论、互动、等待大家的思考即经常的停顿。这是听课的好处,有人引导着思考,并最终能印证思考的结果。但是,读书则不同。这是一个自主的、自觉性的学习过程。

我们在读书(非文学性的书)时,是在同步的思考呢,还是一边读一边期待着看后面作者的答案呢?后者其实就不是在思考。这种读书的意义也就不大。读完,什么也不会发生,仅仅是思想的享受而已。

我们是习惯带着思考读书吗?与作者同步的思考,不是对作者的结论的思考、分析。这样的读书才有价值。

这就看得更清楚了,对于讲课者(培训)来说,讲课过程的重点是启发大家思考问题,力图让人们在思考中各自得到课程所要讲的结论,而不是以解释讲课者的观点为主。这样的讲课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改变。因为经过思考后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

​因此,这样的讲课是善的、利他的,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名利,这是在授之以渔。

这立即能引发我们的反思:我们是在欣赏这样的讲课者吗?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喜欢善、真理和光明吗?一个沉浸在自私里的人,有能力喜爱真善美吗?

思考是划破心灵黑夜的一道闪电。让我们由衷地尊重、喜爱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