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是某知名企业的分公司总经理,他在这家企业任职十余年,无论是做新市场还是老市场,做新产品还是老产品,业绩都非常突出,所以从基层业务员做到了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当然,他的个人能力和工作努力的程度在圈内有口皆碑。
就是这样优秀的人才,在离开这家知名企业之后,先后进了几家中小企业担任销售总监,但结果都不尽人意。
从在职时间看,他在后来几家企业的在职时间多则一年,少则3个月。从销售业绩上看,最好能持平他在之前的业绩,最差的还出现了成本增加业绩下降的情况。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甚至他们还感觉到,这些花高薪从大企业请来的高手,还不如那些当初跟着自己摸爬滚打,而自己却对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不太满意的老员工更能出业绩。
是他的能力有问题吗?是他的努力程度不够吗?还是他水土不服?其实都不是,原因恰恰在于公司的平台不够,这是很多中小企业花大价钱从知名企业引进人才之后,却不见效果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任何个人的成功都是“平台”和“个人能力”共同塑造的结果,再优秀的个人,离开平台也难有好的业绩表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说起平台,很多企业老板可能会说:“我给的平台很好,这么高的工资,这么大的权力,想找什么样的人才都支持他,难道这还不够吗?能给的都给了,还需要我怎么做?”
其实,你能给的还是不够。
所谓平台,除了人、财、物等硬件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软件资源,比如,企业的产品力、品牌力、团队素质、管理水平等。其中,企业的品牌定位、营销战略就是关键的平台内容,即包括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也包括企业营销的策略和方法,这些内容决定着销售工作应该怎么做。
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把人、财、物用好,能够把企业优势资源发挥出来,对软件资源的缺失,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在他们过去的成功经验中,诸如产品研发、品牌定位、广告传播、销售策略等都由专业的人员和团队完成,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带队伍、做渠道、做销量,企业不能指望靠一个人的能力来解决公司发展平台的问题,这是老板的事儿。
因为平台的制约,使得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业绩,也降低了他们存在的价值,最后大家只能不欢而散。
对企业来讲,如果已经解决了核心人才的问题,第二步就得考虑平台建设,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事情做到位,从外部资源整合到内部团队培养,从品牌策略规划到系统解决营销的问题,以便让人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很多企业都是败在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