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宗教信仰和气候原因,印度不仅动物种类繁多,而且所有动物都受到格外优待和崇拜,印度因此享有“动物天国”之美誉。
印度不仅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而且是牛的天堂。牛出生在印度,算是走了鸿运。古今中外,世界各国,对牛崇拜与爱护至深,以印度为最。印度教徒视牛如神,视牛粪如宝。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最神圣的动物,享有优越地位。相传,牛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破坏神湿婆的坐骑,湿婆骑着一头白牛,手执一柄三股叉,可以降伏一切妖魔鬼怪。
除了宗教原因外,牛还有各种实际用途和经济价值,与印度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母牛可以产崽,一个拥有了一头母牛的农人就等于是拥有了一家制造公牛的工厂。公牛尤为吃苦耐劳,即使在周期侵袭印度各地的长时期干旱灾害中,仍能生存无恙。公牛是水稻田和干旱地耕作的最佳畜力,也是乡间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
母牛能够产奶,源源不断地提供牛奶。牛奶是印度人重要的食物来源,牛奶可以提炼黄油和酥油等重要营养品。印度人主要靠喝牛奶补充蛋白质,他们喝的大都是鲜牛奶,现挤现喝。许多人牵着母牛,挨门逐户送奶上门。许多咖啡馆旁边,都养着一群牛,它们为咖啡馆提供奶源。许多牛奶供应站,旁边站着一大群奶牛。没有了牛,就断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笔者在印度学习的时候,每天都去奶站排队购买鲜奶。
母牛能够产粪便,提供肥料、燃料、涂料和神料。印度每年回收7亿吨牛粪,其中一半被用做肥料,余下的一半被用做烹调膳食的燃料。牛粪每年释放出的热量等于2700万吨煤油,3500万吨煤炭或6800万吨木材,成为不可替代的燃料。用牛粪烧饭,美味可口。大多数印度菜肴都添有一种当地称之为GHEE的经过净化的奶油,而牛粪是烹调这种菜肴的理想燃料,因为牛粪燃烧时,干净无灰,火势文微,燃烧时间较长,食物不易烤焦。主妇们只要点燃牛粪,就可以几个小时不去管它,在此期间,可以照料孩子,下田帮忙,或忙碌其他事情。
牛粪还可以做涂料和神料。将牛粪用水调和,制成糊状,可以用作居室里的地面材料。在肮脏多尘的泥土地面,涂抹上这种涂料,待其变干变硬后,表面光滑结实,这样,地面上的灰尘便可以用扫帚轻易清扫干净。人死以后,用牛粪焚尸,可以使灵魂圣洁。有些地方,把泡有牛粪的水洒在地上,以示敬神,然后人们才可以开始吃饭。牛尿被看成是一种神圣的液体,可以洗净一切内外的污秽,净化肉体和灵魂。
笔者参观过一个不可接触者村庄,屋外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的干牛粪,圆形中间带孔,远看误以为是饼干。茅屋外表简陋破烂,但屋内地面和墙面光洁干净,都是用牛粪涂料涂成的。
图8-3 视牛如神
正因如此,牛在印度从古到今,受到了百般崇敬,万般保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杀牛,不能吃牛肉,不能用牛皮做衣物和鞋子等,杀牛为罪大恶极。印度古代认为,国家统治者的任务就是保护母牛和婆罗门,牛的地位和人间至尊婆罗门相提并论,足见对牛的重视与崇敬。《摩奴法典》曾明文规定:“犯误杀母牛这种二等罪恶者,应当剃光头,披他所杀的母牛的皮,吞大麦稀粥并栖身在母牛牧场内一个月”,“要每天尾随母牛后,直立,吞食大量牛蹄扬起的尘埃,夜间在伺候并敬礼它们之后,坐在它们旁边守卫它们”。就连偷牛和偷牛粪也要受到严惩,《摩奴法典》中规定,“歹徒应被立即切断半只脚”,“偷牛粪者被罚款”。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曾说过:“在我看来,保护牛是人类进化史上最惊人的现象之一,它使人类超脱了自己的种族。在我看来,牛象征着所有次等的人类世界,人通过牛,晓得他和一切生命的同一性。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它是一首怜悯的诗篇。保护牛,意味着保护上帝赐予我们的不会说话的兄弟”。印度宪法中也包括了母牛的权利,禁止对母牛进行任何非法方式的宰杀,一些邦则干脆禁止屠宰母牛。1966年11月,十万人的浩荡队伍在赤身裸体,身佩花环,高吟颂歌,遍体白色牛粪灰土的虔诚信徒的率领下,在印度国会大厦前示威游行,抗议屠宰母牛,虔诚的信徒绝食抗议,其浪潮席卷全国。
也正因如此,牛在印度享受着神仙般的待遇。每个湿婆庙里都敬奉着牛的塑像,每个城市广场、每个印度教家庭,甚至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司机座位的左前方,都供奉着牛像。饥肠辘辘的印度教徒宁可饿死,也绝不吃牛肉。衣衫褴褛的农夫倒毙路边,而尸体旁肥壮的母牛却悠闲自得,安然无恙。在印度城镇,随处都可以看到四下游荡的牛群:它们大摇大摆地徘徊于繁华闹市,逍遥自在地漫步于街头巷尾,无拘无束地往返于集市菜市,目空一切地闯入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目中无人地横闯私人宅院,趾高气扬地驻步于繁忙的十字交通路口,四处张望,无忧无虑地横卧在大街上,津津有味地反刍打盹。在乡村,公路两侧,成群结队的牛群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众多的牛群常常会拥向铁路,沿着铁道线怡然漫步,久久不肯离去。
印度政府部门为牛开设养老院,无偿地为那些滴奶不产、年老体衰的母牛提供食物。在马德拉斯,警察将那些流离失所、身染重病的母牛收容下来,精心服侍,让它们在警察所附近的一块专用的田地里,终日饱食,直至病体痊愈。农人们把母牛视为家庭成员,对它们百般装饰,花环冠首,红缨垂地,一旦母牛患病,他们总是虔诚地祈祷上苍保佑平安,一俟小牛出世,他们又会邀来亲朋好友和祭司,热闹地庆祝一番。在印度全境,印度教徒们总要在墙上挂上年历,上面画有天姿国色、珠光宝气的少女玉首,而身体却是肥壮庞大的母牛躯体,这些半人半牛的女神的乳头,正向外喷涌着奶汁。
在印度城镇,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捡牛粪的人群。有些是专事清扫工作的下层百姓,把四散闲荡的牛群的粪便划归己有,他们专靠向家庭主妇们出售牛群粪便为生。也有些妇女三三两两,头顶大盆,四处寻找牛粪,一旦发现,便如获至宝,大步上前,用手把牛粪抓进盆里。然后,她们把捡到的牛粪统统带回家,做成粪饼,贴在墙上,或凉在地上,干后用作燃料。乡村牛群更多,一进村,便能闻到一股很浓的牛粪味,村中的小孩整日尾随自家的母牛,以便把母牛当日的粪便拾回家。
猴子在印度也是备受保护和崇拜的圣兽。在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曾帮助罗摩战胜魔王,救出罗摩的妻子悉达,至今印度许多地方都有哈奴曼神猴庙。每年3月份,印度各地都要过哈奴曼的诞辰节。每到这一天,人们清晨起来沐浴祈祷后,来到哈奴曼神猴庙,在哈奴曼神像上涂朱红,抹酥油,供奉祭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拥挤不堪。哈奴曼神猴庙有很多猴子,跑来跑去,跳上跳下,当人们走进神庙,它们便成群结队,蜂拥而至,嬉戏拦截,有的抱腿,有的抢包,翻看包内有没有吃的。
印度猴子很多,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旅游地,它们与人合影、嬉戏,向游人讨吃的。住旅馆,一定要关好门窗,以防猴子进屋,因为猴子经常随便闯入人家,偷吃东西。开车在公路上疾驰,有时会突然窜出一群猴子,很有可能猴伤车翻。在大城市的车站或影剧院附近,经常有十几只猴子夹杂在乞丐当中,向旅客或行人索要食物。
蛇也是印度教的崇拜对象之一。在印度,蛇是杀不得的,杀蛇会冒犯天神。有些印度人一旦发现蛇的洞穴,就恭而敬之地在洞穴口上放上牛奶、香蕉以及各种蛇喜欢吃的食品。如果在房子里发现了蛇,不但不赶走,反而给它大量食物,有时还会为它举行献祭仪式。在印度旅行,会在许多地方看到耍蛇人,见外国人来了,他们便吹起笛子,眼镜蛇会翩翩起舞。
印历每年5月5日,当雨季来临,阴雨连绵,不少蛇洞被水浇灌,迫使蛇纷纷出洞,另找新居,在田野、花园、树丛,可以看到大批蛇出来活动,因此这个时候举国上下举行拜蛇节。拜蛇节前一天,人们只吃一餐。节日当天,人们在蛇神像面前,呼唤着蛇神的名字,燃香点灯,供奉各种祭品,如牛奶、牛奶粥等。拜蛇之后,请婆罗门吃甜食和牛奶粥,向他们献黄金或母牛。这天,忌讳犁地,心要虔诚,不能对蛇有任何恶意。
大象也是印度教的崇拜对象之一。在印度教的神话中,提到大象的地方很多,大象不仅充作一些神祇的坐骑,而且还是一些神祇的化身。财富女神罗其密四周围绕着大象,智神是象头人身,智力非凡,是印度教所崇拜的神之一,在印度教的祭神游行中,常有装饰华丽的大象作前导。在古代,印度人作战用象军,在今天,印度每逢国庆或其他大型喜庆活动,总有象队参加游行。印度大象性情温和,听人使唤,能用鼻子卷扫帚扫地,运送柴草。农民用大象驮着一家老小和农具,下地干活。有些人用大象照看孩子,哄着孩子不哭。
图8-4大象 图8-5老虎
虎是印度的国兽,它动作优美、敏捷、强壮有力,因此赢得人们的珍爱。印度虎的种类很多,据统计至少有八种以上,其中以孟加拉虎最著名。孟加拉虎除印度的西北地区以外,全国各地均可看到。从干旱的丛林旷野,到潮湿的四季常青的森林,到布满红树的植物沼泽,都有孟加拉虎的出没。印度虎曾一度减少,到1972年减少到仅剩1827只。于是印度对虎采取了保护措施,从1973年起,一个大规模的保护计划即“老虎工程”开始实施,在全国建立了19个老虎保护区,约占2971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从此,虎的数量逐步增加。据1989年调查,印度全国老虎的数目已上升到4334只。
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和神鸟,严禁捕杀,深受崇拜。印度政府于1963年1月宣布孔雀为国鸟,列为国家保护对象之一,和神牛一样,严禁伤害与捕杀。几千年来,印度有无数关于孔雀的神奇动人故事,流传民间,脍炙人口。传说湿婆神的儿子迦尔迪盖耶骑孔雀云游四方,耆那教祖以孔雀为其交通工具,印度教大神因陀罗命孔雀为鸟王。印度人世世代代还把孔雀的形象刻在器皿上,雕在建筑物上,塑在庙宇里。
印度孔雀之多,几乎到处可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经常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翩翩起舞。不管是在平原和高山,还是在森林和湖畔,都有孔雀留下的足迹。有时成双成对,有时三五成群,有时成群成片,有时昂首阔步,有时低头伸颈。清晨,放声高歌,哇哇欢叫,日间,觅食嬉戏,开屏斗艳,富丽堂皇,五彩缤纷,光彩照人。孔雀7-9月间脱毛,每到这一时期,地上便有脱落的孔雀毛,人们小心地将它们一一收起,做成笤帚或扇子,或者做成各种装饰品和艺术品,供人欣赏。也有人把它们收集起来,根据长短不同,一一捆起,到自由市场偷偷叫卖。不过,孔雀毛也受国家控制,政府禁止个人把它带出国外,一经海关发现,一律没收。因为孔雀属于国鸟,受到国家保护。
图8-6 孔雀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