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文化,不是某个部门的文化,也不仅仅是内部的组织文化。企业质量文化是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为中心的文化,是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密切相关活动的总和。因此,质量文化可以理解为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各产品相关方的诉求于企业内的解读与表达,它是质量管理及经营的本源,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离开质量文化,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质量工作缺少内驱力,产品质量也是无源之水,难以持续应对市场竞争。
质量文化所具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可以很好地促进企业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和活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和价值。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质量意识、质量能力、质量水平的建设与成长历程,从经营决策开始,事事讲质量、人人抓质量是企业质量文化的践行准则。
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由质量文化手册统领,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精神、质量制度、质量行业、质量物质的如下内容阐述和要求:
● 质量指导思想,如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保成功等。
● 质量价值观,如信奉质量是生命、责任、素质等。
● 质量道德观,如认错改错、依法守法、追究问题真相等。
● 质量格言,如“第一次就做对”等。
● 质量方针,如消费者至上、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
● 质量行为准则,如一次就做对、作业守标准、检讨对标准等。
● 质量辞典,如质量术语及注解、统一质量语言等。
● 质量行为规范,如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和体系文件等。
● 质量活动,如质量月、质量竞赛、质量表彰等。
● 质量手段,如实施精益生产、质量归零、六西格玛管理等。
● 质量资源,如设备、技术、人才等。
图3.32 企业质量文化的四个层次
企业先进质量文化的建设与形成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企业在质量文化的建设征程中应特别注意如下要点:
(1)质量意识塑造。企业质量文化的底层是质量意识,是资本的质量意识,是经营决策者的质量意识,更是各级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没有正确、强烈的质量意识就没有企业的质量文化。
● 质量价值意识,是指在企业范围里,对与质量相关的一切事物、人、工作、产品的“主重轻次、是非、对错、好坏”的评判标准。每个企业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价值意识都不尽相同,但必须与企业的愿景、理念、战略相适应。质量价值意识引领质量危机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的形成。
● 质量危机意识,作为质量价值意识转化的基础,没有危机意识,质量就缺少行动力。对企业而言,质量危机意识是订单、是利润、是发展;对企业的每个成员而言,质量危机意识是劳动合同、是薪酬、是成长。
● 质量责任意识,作为质量价值意识转化的基础,企业每个成员应深刻明白并践行:“我”是质量的根源,质量从“我”开始、由“我”终结。
图3.33 企业质量意识构成图
(2)领导作用。企业经营决策者在质量文化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 经营决策者对企业质量文化的重视,表达的是企业的经营决心和管理意志,是企业质量文化构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 经营决策者对企业质量定位、发展方向等的识别与判断,是企业质量文化构建的重要输入。
● 经营决策者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环境的创造者和资源保障者。
(3)全员参与。资本与经营决策者带领企业发展,是建立在每一名企业成员的智慧和力量的基础之上,缺少各级管理者、基层员工的充分参与,企业不会获得成功,更难持续成功。企业最大的资本不是资本本身,也不是技术、品牌等——企业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无可取代。另外,只有每一名企业成员的参与,才能有力带动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全部过程、全部职能的良性运营,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与形成才能不留死角,才更具实质效益。
(4)质量氛围。浓厚、积极的质量氛围,是质量文化的沃土。一般制造型企业可参考如下要点塑造本企业的质量氛围:
● 学,是指学习与企业产品质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正确理解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不断提升为适应质量需求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 用,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反复实践、验证。
● 比,定期比应用、比结果(如个人质量业绩、班组质量业绩等)。
● 激,在“比质量知识、比质量技能、比质量应用、比质量结果”的基础上,及时给予
正、负激励(如表彰、奖惩等)。
● 省,对有关质量的学习、应用和成果进行定期反省,总结经验、完善方法再出发。
● 赶,质量表现落后的个人或集体追赶质量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或集体。
● 超,超越质量目标、超越竞争对手、超越行业标杆。
● 传,传授质量知识和技能。
● 帮,“先进”帮“落后”,“能者”帮“弱者”。
● 带,老员工带新员工、上司带下属。
● 宣,对上述进行及时、大力的宣传。
(5)求真。应有的质量姿态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包括探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追究问题的真实原因、剖析事件背后的真实动机等质量活动,无真而难以有效、长效。
(6)立法守法。通过标准化活动建立企业的质量程序、规范和标准,以严格的质量管理法典将问题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与形成的法律保障。
(7)保持进步。市场和企业等质量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质量,没有永远的“先进”,也没有永远的“成功”,企业和企业内部的每个成员永远都在满足质量需求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