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HR三支柱:“协同问题”的救世主

1.架构搭建:从对立到协同

为什么有些企业虽然实施过HR三支柱,但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某一个支柱没有建设好,甚至没有搭建,例如SSC做得很弱。这样就有两个HR班子在决策,一个代表战略价值的选择,一个代表业务的策略的选择,他们从各自视角给出建议时,若没有第三方介入,容易让问题变成“是与非”“对与错” 的两难选择,不利于决策的产生。

2.组织流程:从割裂到协同

职能化HRM各模块间缺乏协同,特别是流程上的协同。这将造成重复、多标准,无法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问题,各模块都不对最终结果负责,出现问题相互指责等问题。HR三支柱,三个班子分属职能流程的上游、中游、下游,并不断产生新的循环。HR三支柱让外界感受到一个HR,而非多个HR。HR三支柱内出一套标准,HR看问题也更宏观、全面、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按职能划分的HR,面向业务时就输出一个决策,三个支柱都要为决策承担责任。一旦决策出现问题,也很容易的从流程中找到问题归属,或谁的责任更大。

HR三支柱的共享服务中心是组织协同的另一种表现,不同业务单元有共性的人事事务性工作,可以整合以提高效率,节约HRBP、COE的时间,让HR从事更有创造价值的工作。

3.人才与知识经验:从分散到协同

HR三支柱有利于组织中人才的协同,共享知识和成功经验,这对于业务间的跨界创新起到支撑作用。HR三支柱模式下,HRBP更全面地了解业务,可以为业务提供所需的人才,HR也可以将成功的组织活力诊断、组织变革等经验和知识沉淀,复制和推广到其他业务单元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