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选定的区域市场快速起势,是许多厂家操作异地市场时最苦恼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异地市场一般不具有基地市场的竞争优势,投入的资源一般也不会超过基地市场。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在打造异地市场时,究竟采取什么营销策略,才能在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呢?
操作异地市场如同开发新市场,到成为稳定市场,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成功把握与高效运作这三个阶段,是企业成功开发异地市场的关键点。
一、单品突破
一般来说,市场开发初期,厂家和经销商无力同时推广多个产品,因此,不得不依靠单一产品的冲力在市场形成良好开端。单品突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一个能够快速上量的主导产品
单品突破的目的:一是形成销售网络,只有能够上量的产品才能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二是形成品牌知名度,只有能够上量的产品才有品牌影响力。
(二)集中式铺货占有终端
集中式铺货需要速度快、铺货量大、市场覆盖率高,对中低端产品特别有效;但中高端产品必须把握相匹配的核心渠道、主导终端进行集中式、分级式铺货。集中式铺货的效果:一是让竞品措手不及,在竞品政策出台前快速完成铺货;二是终端的快速铺货会形成气势,增强渠道、终端、消费者信心。
(三)稳定的渠道高利润诱导
异地市场拓展,渠道与终端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终端一般只销售三类白酒:一是国家名酒,不得不卖;二是畅销品牌的产品,消费者自点率高;三是不知名的新产品,但利润空间大。如果新产品不提供高于其他产品的利润空间,就过不了渠道和终端这一关,产品就不能到达终端,也就失去与消费者见面的机会。
(四)终端强力推销
老产品、知名产品可以“自卖自身”,消费者也经常习惯性购买。消费者不熟悉的新产品怎么卖出去?主要靠终端的强力推荐。如果销售终端的工作人员不推荐,厂家或经销商就要派人到核心终端(酒店、烟酒店、超市专柜)推销。
(五)短期高密度的广告拉动
异地市场启动策略就是在进军的区域市场成为强势品牌,给区域市场消费者留下一流品牌的形象。由于区域市场(如县级市场)的广告费用极低,十几万元的广告费就可以启动一个市场,因此,在铺货的同时,要进行高密度的广告拉动,“推”、“拉”结合启动市场。
(六)1年内,有计划、连续地开展促销推广活动
不要寄希望于一次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就全面启动市场,很多新市场由于推力不足而丢失。
快速推广:促销和体验、品鉴结合的方式,推动新产品,让消费者迅速接受该产品。
渠道促销:1年内,要有计划地开展5波渠道促销活动、7波消费者促销活动,帮助终端销售,建立终端销售的信心,刺激终端的主推积极性和消费者消费热情。
活动次序:1年内至少要做5波渠道促销活动。
活动形式:进货奖实物、奖旅游,陈列有奖、进货抽大奖、累计销售奖励等,但必须把握好时间节点,到时必须结束,间隔10~15天,推出下一波活动。
消费者促销:刮刮奖、买赠活动、社区或广告的免费品尝体验、幸运大抽奖等。
终端规律:终端如果能在短期内连续回货3次以上,产品就容易成为主推产品。
消费规律:消费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连续消费你的产品3次以上,就说明接受了产品的品质、口感和其他卖点。
持续培养意见领袖:让意见领袖影响普通消费者,营造市场销售氛围。
(七)中高端产品采用“主导产品+主导渠道”模式,推行“小区域,高占有”策略
将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重点区域市场、有辐射影响的市场、能够起引导作用的渠道,通过主导产品引领消费(这个时期成本较高);形成消费趋势后,快速推行“全产品、分渠道”的操作模式,在较小的区域内快速实现多轮驱动,从而使单位人员的产出更多,达到降低固定成本的目的。
二、形成产品的群狼战术
(一)围绕已经实现单品突破的主品牌,上下延伸、深度占有
形成单品突破后,单一产品很容易受到竞品的攻击,而且在受到攻击时无法采取有效的策略还击。如果对竞品的攻击置之不理,市场会受到影响;如果还击,利润就会下降。形成产品群后,就可以利用产品群进行策略性还击。同时,单品突破后,在小区域内形成消费流行趋势,通过上下延伸,深度占有和大盘放量,也能迅速给企业带来销量和收入,并且形成相当长的消费期。
(二)新产品采取“高开低走”的方式进入市场
切记,按照大多数业务员和经销商的要求:质量更高一点、包装更美一点、价格更低一点、政策更好一点,新产品推广必败无疑。新产品要想延长生命周期,必须给自己留有退路——价格空间。因此,新产品进入市场时价格要高,高价、高促销、高渠道空间。
(三)通过产品群形成“知名品牌”,而非“知名品种”
单一产品过分强势,会出现“品牌即产品”的现象,这是推广新产品的障碍。一个品牌伞下的系列产品,既可以享受品牌伞的保护,又能给消费者提供选择空间。如海之蓝成功后,海之蓝下面的蓝瓷、八角、象耳都表现得不错。
(四)产品群使竞品难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
竞品一般不会向所有产品线发起攻击,它通常会选择销量最大或威胁最大的品种进行攻击。如果产品单一,所有攻击都会集中在一个产品上,这个产品有可能成为牺牲品。在产品群的保护下,不至于全线溃败。
三、产品的结构化提升
很多企业固守单一的产品档次也取得了成功,但这也许适合高端产品,在大众消费价格带,单一档次的产品结构问题重重。
(一)有结构才有战略
企业要经常对产品进行战略性组合,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低端产品能够上量,但盈利有限,它的作用是,一是打通网络,形成市场覆盖;二是形成品牌影响力,因为低端产品的消费者多;三是分摊销售费用;四是形成规模效应;五是“养人”。
中端产品既有销量又有利润,它的作用是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和稳定的利润。高端产品的销量有限,但利润率高,能够树立企业形象。
(二)单一产品或产品群的市场是不稳定的
单品竞争的结局:要么赔钱,要么退出市场,这就是竞争的法则。因为单品突破是轻骑兵进攻市场,丰富的产品结构群是为了守住市场,同时自我进攻,扩大市场。
(三)打赢价格战(政策战)的关键是有效的产品结构
在中国市场,低端产品的价格战不可避免,这是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和市场竞争特点决定的,除非退出低端产品的竞争。企业一定不能回避价格战,要主动发起价格战或迎接价格战。同时,还要用价格战打败对手,在价格战中赚钱。能够同时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就是,用中高端产品的利润支持低端产品打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