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敌人是谁?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标杆性历史人物齐桓公(小白)的悲惨结局昭示后人: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
春秋五霸里,真正拥有霸权,又得到周王室颁发“打人执法执照”的,齐桓公是第一个。小白的霸业,来自与管仲的完美组合——责任内阁制王权。从齐桓公登基之初对鲁国的两次战争失败后,到管仲死,齐桓公对于管仲的任何意见都是无条件同意,只有管仲临死前的最后一次意见,小白先听后改,最后酿出了这段著名的惨祸。
齐恒齐桓公越来越痛苦,越来越郁闷:没有了易牙,饭菜吃得不香了;没了竖貂,起居不顺心了;没了开方,没人逗他开心了。
易牙,蒸子奉君王;竖貂,自宫留王侧;开方,父死不奔丧。皆舍己、忘身、抛家,侍奉老大的奇葩忠臣。齐恒齐桓公妻子大卫姬,为了让儿子篡权接班,与三个人结为公子党,耳旁风把三个人吹回齐恒齐桓公身边。鲍叔牙一气之下辞官回家,不久病故。齐桓公周围换上一群阴谋家,小白忘了他与季父管仲的临终对话:
又问易牙,管仲正色曰:此正臣所虑也!三佞不可近之。吾在,三佞尚无可为;吾去,必坏朝纲。望君逐之!
管仲在交代齐桓公接替自己的隰朋、鲍叔牙后,听到齐桓公问易牙如何,忽然声色严肃地表示反对。
齐桓公说:易牙为了让我满足口腹之欲,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给我吃,他对我的忠心有什么可疑吗?竖貂为了留在宫里伺候我,把自己阉割成太监,这个忠心难道也可疑吗?公子开方,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留下来服侍我,这不说明对我很忠诚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无不爱自己的孩子,易牙忍心杀了自己的儿子,这种亲儿子都不爱护的人怎么会爱护君上呢?人之常情莫不爱护自己的身体,竖貂却忍心残伤自己的身体,这样的人难道会爱护君上的身体?开方是卫国太子(养鹤王国卫懿公的长子),自己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说明他心里图的是比卫国太子更大的利益。这三个人都是不通人之常情的残忍之人。杀自己儿子的,不可信;不顾自己身体的,不能当亲人;违反人伦伺奉君主的,不能当忠臣。
值得思考的不是齐桓公的最终命运,而是管仲评论三个人的依据:为什么“非人情”(不合人之常情)的三种忠诚是不可信任、难以亲密、难以接近的?
三佞之佞,佞在哪里?管仲指出三种违反人之常情的行为背后,意味着不可信、不可亲、不可近,因为这些人必然另有所图,或所图的目标超过自己牺牲的。
古往今来,有舍生取义、杀生杀身成仁、临危不惧的,主动残害自己以谄媚君主的,无不包藏祸心,是为了接近权力中心、谋取不可告人的利益。烧菜的、面首、讲段子的就能成为一国之君的宠臣,获得比十年寒窗或血战沙场更多的权力与利益,这种交换的诱惑岂不很大、难度与风险很小吗?
齐桓公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根性悖论:君主或皇帝,一面是朝廷大臣的道德规矩、理性宏图,一面是后宫内宠的情绪按摩、感性快感。满朝经纶,抵不住一道美味、一夜云雨。如此治国,岂能不陷国家于荒唐混乱?
齐桓公一世英名,一生伟业,一身善行,称霸当世,齐国富足安宁,临淄城“举袂成云,挥汗如雨”的繁华,最后却落得独自一人被扔在高墙里不管不问,活生生被饿死,死后曝尸六十七天,尸体滋生的蛆虫爬出宫墙才被发现、被收殓安葬的悲惨结局。
齐桓公在听了管仲对三人的评价后,问:这三个人的问题,您为什么以前没对我说过?管仲说:这三个人,君上离开了吃饭不香、没人逗你开心。我活着,他们翻不了大浪,就没有说。以后我不在了,君上千万不要重用这三个小人!
齐桓公听了管仲之言,把三个人逐出身边。但最终还是放松了警惕,又有大卫姬吹耳旁风(这个卫姬是公子开方的姑姑,春秋第一美女宣姜的女儿,论辈分比齐桓公大两辈,小白娶了姑奶奶)。个中原因,是自然规律:姜小白老了!但是,权力的争斗不会因为任何人变老就停止。对于掌权者来说,老就是危险的代名词。
一代霸主齐桓恒齐桓公,生前有旷代名相管仲辅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的功绩被孔子评价为“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就是指:东周时,中原衰微,西戎北狄南蛮经常到中原骚然,诸侯国内乱不已,无法形成合力抵抗。管仲提出尊王攘夷,团结了中原诸国,打了几次仗,阻遏了外部戎狄族对中原的侵蚀。顾颉刚也说:周天子虚位还能保持数百年,是管仲、齐桓的功劳。
小白一生的贡献及为人都是无可挑剔的,仅仅因为老迈时的一次错误,就落到如此悲惨下场,确实令人唏嘘。据说齐桓公临死前以袖遮面,说自己无脸见仲父。
领导者要警惕让自己开心、快活的感官嗜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让君王拒绝这些感官嗜欲之乐不现实,老子的意思是提醒嗜欲享乐存在的危害。
齐桓公之死有三个历史教训:第一,领导身边的忠臣未必是好人;第二,老迈是集权者的毒药;第三,王者死于所好。
与齐桓公相比,三年不鸣的楚庄王三年里沉迷醇酒美人,一鸣惊人之后,竟然忍住没有纳夏姬。可见,同样是雄才霸主,人与人是不一样的。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春秋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齐国是姜姓,是著名的姜太公(约前1156年至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的封国。前1066年,姜太公帮助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建立周朝。
周文王曾问太公如何治理国家,姜太公说:王天下的国家,百姓富足;称霸天下的国家,军人富裕;朝不保夕的国家,官员富足;要灭亡的国家,国君富足。国富民穷,是很危险的。周文王因此将国库里的财富拿出来分给领地百姓。
周成王时,由于平定管蔡叛乱有功,且周王年幼,召公特地给齐国下了一道“打人执照”: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在姜太公时代就已经是分封诸侯国里的大国,齐桓公的霸业还是有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