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推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学习成长的需求,要完善企业培训机制和平台,消除论资排辈的因素,从入职开始,即以普通员工为前提组织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精益知识,建立精益知识和改善互动分享的平台。同时,通过开展精益改善活动,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一、精益培训价值观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也经常说,甚至变成了人们的调侃用语,但是有几个企业经营者真正理解这句话,按照培养人才的方法经营企业呢?
天上不会掉下“林妹妹”,同样,天上也不会掉人才。所以,如果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如何让自己的普通员工成才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员工成长呢?
有人告诉我:“我们公司有培训,每年投入几十万元,请了很多老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效果不好。我很重视培训,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还是没有办法成长呢?”没错,是投入了资金,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不是为了完成一个硬性指标而培训。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培训平台,打造一个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学习平台。
关于人才培养,目前,国内存在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拿来主义”,不愿在人才培养上投资,喜欢招聘人才,招之即来、来之即用、用之即弃、弃之即招,周而复始。其理论依据是,员工忠诚度低、流动率高,企业投资培养人才不划算。第二种趋势则相反,广招无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花大价钱投资培养,即使有不少培养出来的人才“背信弃义”——离职也不改初衷,持之以恒。其理论依据是,“一张白纸好画图”,无经验的应届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强,容易认可公司文化。
笔者所谈的人才培养属第二种趋势。人才培养其实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是人事部的责任,也不仅仅是董事长、总经理、各位经理(部长)的责任,还是每个员工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义务。这种文化遍及企业每个角落,每个新员工不仅能明显感受到这种文化,还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今后肩负的培养后辈的责任和义务。
二、精益培训的体系
精益系统首先是“人”的系统,所以,精益管理体统运营的成功,就是企业人才培养的成功,具体模型如图3-21所示。
图3-21 企业人才培养模型
既然人才培养的两个支柱分别是员工和管理者,那么,在精益人才人才育成方面,我们需要建立双向推进机制(如图3-22所示)。我们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人专业技能和改善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关注管理者和中长期人才培养;更要关注优秀人才团队的建立情况。
图3-22 人才育成的双向推进机制模型
具体的精益人才育成体系构筑模型如图3-23所示。
图3-23 精益人才育成体系构筑模型
我们在此体系构筑模型中可以看到公司的理念是基础。在精益培训中,常用在职培训(OJT培训)最常见。当我们了解了精益人才育成系统的目标、机制和模型后,我们需要制订分阶段的计划,一般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入门阶段、实践阶段和改善阶段。其关注点不同,使用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图3-24所示。
图3-24 精益人才育成的四个阶段模型
人才培养是一种文化,把人才培养概括成文化,足见其影响之大、影响之深,它已经成为某些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丰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OJT,OJT与配套的“人事制度”和“系统教育”相结合,促进人才不断成长。让我们着重关注一下在整个培训体制中极为重要的OJT培训,如图3-25所示。
图3-25 人才育成职场训练展开案例
常见的培训方式有三种: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和员工自修。那么,什么是OJT在岗培训?10个人有10种说法。有的人认为,OJT就是师傅带徒弟;有的人认为,OJT就是在职学习;有的人认为,OJT包括在工作岗位相似的环境下培训;有的人认为,OJT就是“干中学”,边干边学……这些说法错吗?不完全错!对吗?不完全对!
根据丰田的实践经验,真正意义上的OJT应该是在工作岗位上,在上司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对一有计划地培养特定员工特定工作技能的培训过程。OJT具备以下特点。
²
OJT培训是公司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
²
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培训。
²
在上司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
²
按计划逐步推进。
²
针对性强,培养特定员工特定工作技能。
OJT具体培训方法主要有三种:工作指导、岗位轮换和问题解决。
第一种方法:工作指导。
工作指导是丰田监督管理者必须接受的一项培训,是最具丰田特色的一线员工OJT培训方式之一。工作指导(JTI)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的发展,是指学员在一名有经验的员工(老师或师傅)的指导下,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接受技能培训的过程。
常见的工作指导方法有讲解(必须验证)、示范、写给他看、书面解释、让他试操作、让他复述、向他提问。
第二种方法: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一直是所有企业引以为自豪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主要渠道。在很多企业,衡量员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评价要素就是你能多少胜任岗位。胜任岗位越多越有价值,当某岗位缺人,你可以替代;当有同事休假,你可以顶替;新员工进入公司,你就是师傅。你胜任的岗位越多,工作复杂程度越高,你的工作能力就越强,自然就应该得到更高的待遇。所以,多能工培养是现场操作员工的主要培训方式。而多能工培养的方法就是岗位轮换。
精益管理不主张定岗、定编、定员。虽然定岗、定编、定员在短时间内节约了成本,但无法培养多能工,没有足够的替补队伍,一旦流失损失更大,而且一个员工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会感到单调乏味,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会降低,不利于公司发展。现场操作员工在一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经过考核,考核结果优秀者可根据个人意愿轮换到另一个相邻岗位。一个班的岗位全轮换完后,即具备做班长的资格,如果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可候补晋升班长,也可轮换到同一工序另一个班的工作岗位。如果能在一个组内担当多能工,即具备当组长的资格,依此类推。岗位轮换不仅减少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产生的单调枯燥感,由于与薪酬、晋升相联系,而且作为多能工、师傅是非常荣幸的事,也大大增强其进取心、积极性、责任感、忠诚度。在很多公司,有不少一线员工通过岗位轮换最终成为车间主任、厂长等。
在四川一汽丰田公司,管理人员根据其目的可分为特定岗位轮换和自我申告岗位轮换。特定岗位轮换:和公司经营活动关系密切的部分特定岗位(资产管理、土建工程、薪酬、出纳、会计审核、采购等岗位),该类岗位的员工定期变更其工作岗位。自我申告岗位轮换:对于公司认为有专业能力,同时具备发展潜力和上进心的优秀员工,可根据个人意愿将其调至其他岗位工作,全面提高能力。
参加自我申告岗位轮换的员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系长及上级专门职员工,且在本岗位工作2年以上;
(2)对该工作岗位的相关业务知识、流程、开展方法已较为熟练的掌握,并得到上司的认可;
(3)有意愿从事其他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扩大视野,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
非特定岗位的员工进行岗位轮换,需先提出自我申告,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工作表现、今后职业发展进行评价。提出轮换的理由并与上司沟通,报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轮换到相关部门后,新的直接上司应为其设定三个月至两年的工作目标,作为其今后目标考核的依据。为消除员工在新岗位绩效低的顾虑,公司承诺两年内不降资格、不减薪。
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施岗位轮换有一定难度。因为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而且员工在一个部门取得较好的业绩、拥有较高资格,到新的部门一切从零开始,轮换员工会产生很大压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制度保障、没有很好的培训机制和激励保障,岗位轮换就容易以失败告终。
在四川一汽丰田的每个工序中,一个班至少有四五个多能工。他们是工人中的技能明星,是现场作业高手,是公司发展的栋梁,是传承丰田文化的桥梁。
岗位轮换不仅是现场技术工人和生产骨干的培养方式,也是各级管理人才、业务骨干培养的有效途径。在丰田,各级管理人员要3~5年调换一次工作。每年1月1日组织变更,调换的幅度在5%左右,调换的工作一般以本单位相关部门为主。
第三种方法: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方式为丰田独特的提案活动、QC活动、PJ小组、现场5S等。
三、精益培训的形式
精益培训的形式非常重要,如果像一般的课堂式的授课,呆板无聊,员工会厌倦,就没有意义了。
作为精益改善的推行者,要尽量遵循以下原则策划精益培训。
(1)避免课堂说教,以学员互动为主,比如,沙盘演练、游戏活动。
(2)形式多样化,举办精益晚会、内部活动冠名、精益沙龙活动等。
(3)公司内部活动也可冠名精益,并且在活动过程中穿插精益知识。
(4)趣味化,采用漫画比赛、模仿选秀的方式举办知识比赛等。
综上所述,精益推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员工学习成长的需求,要完善企业培训机制和平台,消除论资排辈的因素,从入职开始,即以普通员工为前提组织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精益知识,建立精益知识和改善互动分享的平台。同时,通过开展精益改善活动,提升员工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