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的作用
通常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就组织人员修理,一般不会重视维修结束后维修报表的填写,以及最终由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维修报表形成维修数据库。这项工作的缺失会导致以下后果:
设备故障是否处理彻底缺乏历史数据佐证,也缺乏数据来反思现有设备点检维护制度是否科学。
购买设备时,缺乏同样或类似设备故障数据做参照来决策判断该设备是否符合需求。
对于各种设备零备件选型,以及使用寿命是否合理缺乏数据判定;反应设备管理工作绩效的各种指标,如设备时间利用率、OEE等缺乏数据支持。
而推广设备故障数据库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便于定期回顾设备管理状况,不断进行设备管理经验累计。
12.3.2 设备故障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说明
因为设备故障数据库基础数据来源于设备维修报表,所以设备维修报表的数据格式是否完备,以及各设备负责人员是否依要求完整填写决定了设备数据库运作的成败。
(1)维修报表
一个完善的设备维修报表,应包含故障发生日期、时间、车间及生产线别、申请时间、故障现象、处理措施、故障原因、维修完成时间(或维修时间)、故障判定类别、故障涉及的部件名称/厂商/型号、更换备件名称/厂商/型号、故障损失估算、维修人员姓名,具体可参照表12-3。
表12-3 维修日报表
(2)维修故障统计表
表12-4 设备故障统计表
(3)分类设备故障统计
图12-5 设备故障柏拉图
(4)设备故障分类表
图12-6 设备故障分类表
(5)设备故障改善对策表
表12-4 抓斗降低维修故障频次对策表
序号 | 根本原因 | 控制措施(对策) | 负责人 | 计划完成时间 |
1 | 行车工误操作、野蛮操作 | 对行车安装防错改进,车间有效开展闭环监督检查 | 车间责任人 | 长期开展 |
2 | 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 对维修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快速构建维修标准化 | 维修车间 | 11月20日 |
3 | 航空插座故障率居高不下 | 更换新型磁性插座,减少插座晃动导致触点烧毁 | 项目组 | 10月20日 |
(6)设备故障数据库的使用
设备故障数据库建立后,现场管理者需要对当前主要故障、各型设备存在的问题点、各零配件品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改善对策,保证设备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