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挥管控——团队战斗力的核心保障

企业中总会有一部分员工能够将客情关系维护得很好,客户只要来消费必定会找他,如果他不在,客户就会换个时间再来。虽然这类客户和员工的关系很好,但他们很可能不是企业的铁杆粉丝,因为他们依赖于特定的一个人,他们只是觉得那名员工好,对企业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企业无法给客户留下品牌印象,就很容易被其他品牌取代,随着员工离职,企业会出现客户流失的情况。因此,企业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仅凭个人不能成就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员工不好,而是指企业家要对企业决策进行反思。如果企业想要形成绝对的竞争力优势,这就要求企业员工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而这些标准也是基于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也会借鉴“英雄员工”的一些高效操作方法,对企业标准进行完善,并且持续优化。比如要求所有客户服务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为客户提供服务,要求所有生产人员按照统一、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标准作业。如果所有员工都能够做到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企业的竞争力就在执行过程中自然形成。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一个问题,当企业全体员工按照统一标准执行,企业是否不再需要管控?答案肯定是不行。我们知道,企业竞争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对待不同类型的客户,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产品更新迭代,企业就会面临不同的生产需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标准化的系统,同时还需要管理者在现场指挥管控,通过管理者的指挥管控来决定员工的行为模式,从而保障企业能够灵活且有序地运营。

大多数企业家都希望员工能够主动为企业利益着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们会组织员工阅读企业手册,或者是让员工参加一些培训,希望以此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但往往收效甚微。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企业员工从本质上来说与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大多数士兵在作战的过程中,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块地方,他们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认知对手的全部状况,看不清全局,因此无法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怎么做才更加科学,同理,企业员工也面临这样的状况。如果企业家想让员工主动为企业着想,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将领,也就是我们的管理者来指挥行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整个企业通过逐级指挥管控,形成一个完善的指挥链时,最终会形成统一的行动模式。我们会发现管理层就像一根线,将企业的采购、生产、质检、市场等业务链连接起来,做到井然有序,整齐划一,这时候管理者如何保证他的指挥是科学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强调管理层科学的指挥管控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临门一脚。从作战的角度来说,指挥者要站得高才能综观全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家要科学的指挥管控全局,才能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抢占客户资源,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直至成为行业龙头品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家怎样才能制定科学的策略?

我们建议企业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且成熟的方法,即数据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