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 一字长蛇阵式

早些年,我们内地人去深圳、珠海特区的时候,必须要去辖区派出所办一个“通行证”,一张巴掌大的纸片。没有这张纸片,你就在一个叫做“关口”的地方被拦下来,接受各种盘查后交费补办,或者跟黄牛像打游击一样抄小路入关。这张纸片让我们知道,原来在同一片国土内,身份还是有差异的。

后来,沿海开放城市扩大到14个。这14座城市,从地图上看起来,就像一个“一字长蛇阵”。很多的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布局,就是这个阵法。

由于历史及文化的原因,我们形成了很多的“经济带”,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京广线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黄河中下游经济带”、“西江经济带”,等等。这些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天然成为某类产品的主销售区域。

【案例】

顺藤摸瓜,放长击远

在西安有一个外地人可能没有听说的品牌“德瑞祥”,这个品牌专门生产回民朋友喜欢吃的一种类似于炒面的清真食品“油茶”,非常暖胃。这个产品在内地基本没有什么认知,在非清真食品人群中,也没有多大的需求,因此是一个十分小众的品类。但是,它在西安往西的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销售,却十分的红火。大家仔细看看,这不正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吗?如何扩大战果呢?今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我们是否可以把产品的文化价值提炼出来,顺藤摸瓜,把产品销售到中亚各国,甚至欧洲?

在广西桂林,有一种美食,叫做桂林米粉。据说,秦始皇开凿灵渠的时候,南下的北方将士思念家乡,主持工程的史禄就把南方的大米磨成粉,做成北方面条的样子,大家一试果然美味。你可别小看这一碗桂林米粉,它把“饭、菜、汤”融为一体,既融合了做饭、菜、汤的工序,也为加快工程进度节约了修渠的时间。后来将士们北归时,慢慢把米粉顺着湘江带到两湖地区及长江沿线米食区。1997—2000年间,南方食品集团开发出类似方便面的非油炸桂林米粉,我们当时决策的市场突击路线就是沿着湘江北上,攻下湖南、湖北,再沿长江东下扩大战果,占领江西、安徽、江苏市场,时机成熟,一举拿下大上海!

我们打开光明乳业的市场地图,也会发现,他们的重点市场分布在北到天津、南到深圳的沿海一条弧线,这是怎么造成的?是生产布局所为,还是光明乳业的产品一直价格高昂所致?是光明乳业对蒙牛、伊利的区域避让市场战略,还是光明乳业销售团队对内地市场拓展的不力?

大家可以自己用动销的5个原点问题来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