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行业的库存管理最大的难点是成品库存管理,最容易出的问题是项目完工了,却不能按期发货给客户,客户由于各类原因推迟了接收的进度。一般企业都是树立了两类指标考核项目经理:库存周转天数、入库后延迟发货的项目数量。
成套行业的成品库存降低只能依靠项目经理与客户的及时沟通、对客户整体项目进度的把控。
成套行业的原材料库存为原材料和部件。部件都是按项目订单采购,部件库存的最大风险是已经采购但发生了设计变更造成的呆滞库存。一般来说,仪表等的设计变更意味着该部件基本没有机会再次被使用,但公司在该仪表寿命到期前很少有办法处置。一些公司设置了报废指标,由仓库记录每一种物料呆滞产生的原因并按年度考核。
原材料,如钢板和U钢也是基于项目采购,但采购所使用的是预估用量,与正式用量之间会产生偏差。此外,有些钢材品种有最小起订量,会比预期用量多买一些,因此会产生额外的物料。
一般公司都是直接考核物料的周转天数,同时会设立一些鼓励措施,鼓励设计人员定期优先使用呆滞物料,鼓励各部门采用代用的方式消耗呆滞物料。
原材料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黑洞,就是所谓分厂的二级库,由于发料时钢板和U钢都有一定的尺寸,分厂使用后会出现尾料。一些公司的物管部门不肯接受分厂退返的物料,导致分厂内部积累了大量的钢板库存,一般车间都没有ERP的物料管理功能,只能靠电子表格台账记录。管理不好的分厂,时间长了会台账混乱,实物与台账对应不上。物管部不能退库的原因:一是尾料通常是小尺寸的钢板,退回物管部也很难再次利用,呆滞物料就累计在物管部;二是与ERP使用相关,成套企业按照项目管理,发料时物料已经归集到该项目成本,分厂退料财务很难做账。
一些企业管理比较规范,严格按项目退库的政策,一个项目完工后,其车间部件和材料一定要退库。这种方式较好地保证了车间现场的有序生产,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