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组结构的模块化

模块化插拔型结构。要建立模块化插拔型结构,首先要具有产品思维和交付导向。也就是说,根据任务倒推组织结构,班组的组建是以终端市场的价值需求为导向,市场客户的价值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功能,班组就要有相应的组织功能,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就相应增加组织功能模块。比较典型的是华为的市场终端的铁三角结构,包括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交付经理,围绕服务客户需求,构成了一个全功能的市场终端。

其次要对模块进行定义。这涉及到如何形成模块和和完成模块化插拔的效果。对模块的定义要做到四个方面,即定义价值,定义功能、定义能力、定义标准。

前两个定主要是针对模块本身,后两个定义针对模块与人(或者人工替代的智能)的匹配。

定义价值,要明确每个模块支持班组总价值主要贡献的定义,模块之间不重复,不遗漏,价值要量化成可以贡献比重或价值点值;定义功能,要确定模块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如何支撑该模块的贡献;定义能力,要确定各个模块完成功能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能,甚至是潜能,如何获得和取得这种能力;定义标准,涉及到如何衡量功能实现、能力匹配。

班组的魔方型架构。魔方游戏可以调整模块多少构成不同大小魔方整体,以及各种颜色类型组合。所谓的魔方型架构,就是类似魔方形式,就是围绕顾客价值,紧约型功能构成和多样化形态组成的班组架构。本研究从生命体班组功能构成角度提出了复合角色“sudoku”班组功能结构。

“sudoku”从功能角度支持班组的魔方型班组架构。包括班组根据任务确定基本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尽量简化、独立;班组内部功能自由组合,功能之间直接组合,紧密连接;通过功能模块建立起班组之间的联系,形成多任务型班组群,从而支持同一目标下的复杂任务。

各功能模块的有效连接组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基于共同愿景和目标的聚合,各模块功能的承担者具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

二是明确价值的粘接。各功能模块价值明确,承担人的价值清晰可判,能够直接指导分配。

三是作为架构的组合还要有各功能模块的接点人,起到衔接和协调作用。模块较少的班组可以由班组长负责,模块较多的班组,或者班组间超链接的的,要有重要节点模块承担人负责接点人功能。

弱耦合与即时插拔。通过构建模块化的魔方型架构,班组可以打破传统科层型组织基于命令与职能强耦合关系,形成愿景引领、目标牵引、价值清晰、最短流程的弱耦合关系。

弱耦合关系可以把强调整体目标和集团管控的组织思想与推崇小团队自治的阿米巴模式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可以克服两者的弱点,既保证组织整体战略意志,有解决组织的柔性与活力问题。按照即需即用,急需急用的原则,模块化即时插拔班组结构,能够更好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目标变化的需要,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组织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