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市场领域,企业与客户之间只是单纯的卖方、买方。彼此的关系很简单,就是买卖关系,所以那个时候的用户基本等于客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颖的营销模式出现,“用户”这个词也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这时候,企业所要服务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客户。因为互联网的运作方式与线下是截然不同的,基本上都是通过免费提供产品和服务给用户使用,“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就是最好的佐证。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客户是指购买你的产品的人,但不一定使用,而用户则是指使用你的产品的人。当用户积累到足够大的时候,价值挖掘的机会也就出现了。
在存量运营时代,企业想要把目标用户聚合在属于自己的圈层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将目标用户培养成企业的铁杆粉丝。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价值内容等的输出,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铁杆粉丝,这个才是社群运营实现用户关系递进的最终目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户关系递进最终是铁杆粉丝,而不是泛粉。首先,铁杆粉丝必定是从核心用户中发展起来的,因为首先需要对你的文化、价值观有所认可;其次,需要从情感和行动上给予你无偿的支持,在持续购买你的产品的同时,还会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乐意向你分享他的影响力,成为你的义工和宣传员,帮助你更好地传播产品;最后,他们从内心深处与你荣辱相随,会帮你收集、解决其他用户的问题,也会帮助你去培养和教育用户,并把他们发展成为新的粉丝、新的潜在客户等。
当我们运营社群的时候,如果只是注重具体的玩法,比如渴望通过裂变,轻轻松松搞几个百人的群,然后通过给予一点试用、领个优惠券、上一节免费的课程等,就期望能够实现高付费的转化率,这个想法明显是不够的。因为在运营过程中,你没有意识到,这些动作、内容输出,是否有助于让你们之间的连接从弱关系扩展为强关系,是否有助于用户关系的递进。
之前笔者给一家企业提供运营咨询,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却拥有大大小小2000多个社群,总用户数60多万。说实在的,这个数据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已经算是非常耀眼的了。但是其成交转化、价值产生,却有点惨不忍睹!我深入了解后才发现,所谓的2000多个社群,其中有90%的群几乎可以被判定为死群。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为了做社群而做!也就是说,这家企业即使聚合了足够多的用户,也依然无法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