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乐是R药店的店员。这天,一位中年男士进店,舒乐上前询问,顾客说随便逛逛。他在卖场走了一圈,停在了男性功能产品专区。舒乐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问顾客要买哪个产品,顾客说要A产品,舒乐展示了产品给顾客看,但是不知该怎么去说,只任顾客自己看。顾客问了一两句,然后就走了。在舒乐看来,这样的顾客其实是想买的,只是这类产品又不像其他的产品,确实很难导购。最重要的是,往往这类产品又是门店的营业额大单,丢了单真有点可惜。但有什么好办法呢?
药店的营业额构成中,类似于A产品的加在一起,一个月销售占比应在5%,甚至更高,这在我们导购中虽然频次不高却对业绩影响较大,可以说是80/20法则中的20部分。可问题是,员工在导购时又真如舒乐一样很为难——说嘛,说什么呢?不说,也尴尬。其实,这一问题虽然有难度,但确实有方法:
(1)低声引导。这类顾客多会左顾右盼,看是否有其他的顾客在,如果在对其购买也会产生影响。事实上,多数这类顾客会很聪明地选择在门店客流最少的时候来,而我们引导时也要关注到顾客的敏感心理,轻声交流,态度平和。
(2)限制你的语言。在导购这类“冰点话题”商品时,顾客总会提及诸如产品有没有用、是不是假的等问题,此时,不必过多给予延伸,而只需说明这个产品成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而且无须多说,点到即止,可以展示产品说明书或提醒顾客看说明书。
当顾客问产品有没有用时,你可以借由产品的品牌或销售的状况给予侧面评价,比如这个产品是知名品牌,或者说也有老顾客一直在买,但切不可给予承诺。
当顾客问产品是不是假的时,可以强调自己门店的品牌与形象,告诉顾客说:“我们是连锁药店(或者说是老店了),一直开在这里,您可放心。”
我们在导购这类顾客时,需要注意用语的艺术性,切不可说一些不雅的语言。
(3)支开其他顾客。当有其他顾客来店时,应尽量避免引导至该区域。此时,同事之间的默契非常重要。即使其他顾客要买的药在此区域附近,也可将药拿至其他地方与顾客进行交谈。比如,让顾客在某个柜台或收银台稍等,然后拿药过去交流。
(4)去收银台时将药拿在自己手上。当顾客决定买了,去收银台付钱时,建议导购人员将这类产品拿在自己手上,并且注意隐藏。一是避免一些顾客调包,因为金额较大;二是可以避免顾客为难。店员拿在自己手中,并且不展示出来,待顾客付完钱直接装在购物袋中,让顾客自己看一下就好了。这样做,可以避免被收银台附近其他顾客看到。一些同事直接将这类产品放在收银台上,被其他顾客看到了,该顾客会非常难为情,甚至有时直接就走了,不买了。
(5)合理关联。往往这些顾客有较大潜力,在顾客准备购买该类产品时,特别是经常购买这类产品的顾客,可以进行营养素或者中成药关联,以“调理”为切入点,其成交在于引导要快且用语准确。
“冰点话题”类顾客的疑虑不多,只要进行必要的解释,顾客心里明白了,就会做决定。当然,遇到因顾客有其他疾病不能用产品时,一定要劝说顾客不要买。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商品是“冰点商品”,就忽视问题的存在,或者不去谈它,使得“舒乐”们一直不知该怎么办,而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它。也许用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好的方式来处理,那么,不论是男员工还是女员工,在导购时都能轻松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