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医药互联网的终点是卖药,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我认为,绝对不是把图片搬到网上做低价竞争,抢在线下的市场存量,如果是这样的畸形发展模式,我觉得医药互联网走不长、走不久。
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药数字化营销必不可少的场景。京东健康CEO金恩林说:“互联网以‘连接器’的属性,让药品和医疗服务实现了无差别可及。依托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等直接面向大众进行患者管理和教育,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延展性,为患者提供信息服务、药事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也可让医生学术营销更加精准、有效。”
京东健康认为医药数字化营销原则和方法论是“在可及性的基础上解决拉新和复购的问题”,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京东健康进行了精准数据营销、疾病教育、线上学术营销、在线处方、创新升级、疾病教育、药事服务、药师/医生主动管理、家庭医生等一系列动作。
所以我认为,医药互联网,不仅仅只是卖药,有更多可以创造价值和服务消费者患者的地方,也只有能够创造出价值,才能够让医药互联网更加有意义。
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慢病患者的管理。数字化患者管理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显示,接受精细化管理的晚期癌症患者,耐受化疗时间相对延长,去急诊室就诊次数也会随之减少,比接受标准离院管理的患者平均多活5个月。
但由于过度依赖人力,缺乏合适的工具、平台,要想有效进行院外患者管理并非易事。京东健康正在探索如何高效、低成本进行患者管理。
在糖尿病管理领域,京东健康与药企、器械厂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糖尿病患者线上诊疗规范化路径,形成覆盖患者旅程的线上服务标准。
京东健康在糖尿病领域有深厚的沉淀,有接近2000万糖尿病用户标签和1.5万个内分泌医生,以及超过500万的年度血糖仪销量。基于海量用户和良好交互体验,京东健康整合形成了慢病数据资源池,通过血糖仪和手环等智能硬件、医生管理平台、患者端公众号/小程序,打通问诊数据和测量数据,基于患者的健康数据开展线上慢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