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私域的裂变:几何级增长

这一节主要说一下裂变的基本原理。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把社交电商分一下类。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分类,主要是三类:

1.​ 一是社交电商:基于个人社交关系。

2.​ 二是社群电商:它是把具备某类属性的群体集合在一起,以社群做为运营平台的顾客管理模式。

3.​ 三是社区电商:它以某个地理位置为中心,做周边的电商服务。它可以采用社群形式,也可以不采用社群形式。

我们会发现,这三类严格意义上不是在一个维度的分类。

1.​ 社交电商,侧重于强调社交关系的来源。

2.​ 社群电商,侧重于强调组织形式。

3.​ 社区电商,侧重于强调线下的服务半径。

社交电商和社区电商,当然可以采用社群电商的形式。社交电商当然可以聚焦在某个社区。社区电商可以是社交电商,也可以不走社交电商的逻辑。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纠结于他们之间的区别,它本身就是交织的、拧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这里,我们按照社交电商的角色和动作,分为三类:

1.​ 内容型电商:可简单的理解为种草模式,是个传播载体概念。

2.​ 分享型电商:可理解为内容或广告分发,是个传播媒介概念。

3.​ 分销型电商:可理解为分级销售,是个销售渠道概念。

简单说,一类是生产内容做种草,一类是分享内容做推介,一类是销售或分销产品。合作伙伴可以选择一个动作执行,也可以执行两个或三个动作,当然对合作对象的资质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考核结算方式也不同。但,从整体上来看:内容是最好的广告、分享是最好的营销、分销是最好的员工。

之所以这么分类,还是为了理顺我们裂变的分类。基于以上的动作分类以及目标,我们把私域的裂变分为五类:

说明

推荐裂变

本质是广告内容的分发,让更多的人看到信息。

成交裂变

本质是订单的裂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购买。

拉人裂变

本质是私域人数的裂变,让更多的人进入私域,比如社群拉人、直播间拉人都属于这一类。

分销裂变

本质是分销商的裂变,让更多人的成为分销商。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拉人。

社群裂变

这里的社群裂变是群的复制,一个群变成多个群,但同样是这些群员,目的实现多个触达或增加新的变现方式。

我们更关注成交的裂变,因为所有的裂变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成交,成交的裂变,一般情况下会自然驱动用户推荐的裂变,同时如果成交做的好、服务做的好,自然会有拉人裂变的效果,即更多人进入私域。

分销裂变,一方面是它非必须,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我们不一定做分销。二是它的本质是渠道逻辑,它的人型和一般的用户有本质的区别,它可以从用户中去挖掘和培育,但更多的还是寻找更加适配的人型。当然也有打着分销的名义去做用户的,即有些人虽然成为了店主,但实际上更多是自消费的店主,她只是以此获得更好的消费折扣而已。

1.​ 我们必须明确裂变的目的。

成交裂变,你是为了快速清库存,还是为了私域拉人,还是为了导流线下,抑或是为了测试新产品,又或者就是做销量做利润。目标不同,具体打法是不同的,这是最前置的考量。

2.​ 我们必须明确裂变的对象。

裂变对象

成交裂变

对这个产品感兴趣、有可能购买的人。

拉人裂变

不一定对某次、某个产品的成交感兴趣,属于潜在消费者的范畴。

分享裂变

基本上不设限,因为很难去评估用户的朋友圈。

分销裂变

发展分销员或者推广员。

3.​ 我们必须明确裂变的产品。

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成交裂变品。

说明

裂变品的基本条件

首先必须是大家想要的产品,必须是有需求的产品;

第二必须是大家平时拿不到或以这样的价格拿不到的产品,如果平时也能拿到或着平时也是这样的政策条件,凭什么帮你裂变。

裂变品的前置工作

•​ 裂变品种草和预热。

•​ 如果大家对这个产品不了解,就必须通过种草来刺激产生欲望?订单裂变,底层逻辑就是携欲望以令裂变。所谓种草,说白了就是贩卖焦虑或者刺激欲望,产生需求,但平时又可望而不可及。这类种草除了刺激欲望,还有一个关键作用就是建立纵向价格锚点或叫价格参考系,直到最后一个刻猛的开闸放水。

•​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种草呢?一顾客有明显的需求,二顾客清晰的知道外面买不到或者这个价格买不到。也就是说,顾客的欲望本身就是满的,不需要蓄水,直接开闸放水即可。显然这类产品比较省事,但这类产品往往也是你的利润产品,除非特殊情况的清仓或特殊的目的,一般你是不舍的放出来的,我们也不会轻易建议。所以大部分裂变品原生状态下达不到这个吃水线,就必须要蓄水、要种草。

4.​ 我们必须明确裂变的驱动力。

不同裂变的驱动力是不同的。

说明

分销裂变

“利益的驱动力”大于“产品的驱动力”,这里的利益主要是佣金。做到极致,就是全返分销模式。

成交裂变

“产品驱动力”大于“利益驱动力”,这个产品包括产品和价格。

成交裂变的逻辑,核心要回答三个问题。

说明

如何让人更放心的买?

否则他就不会买。

让人放心,关键是两点:

a)​ 资金安全:可以有平台背书、品牌背书、支付方式背书。

b)​ 决策安全:退货政策是关键,七天无理由退货最有效、今年上半年非常火的二类电商基本用货到付款。

如何让人快速的买?

否则就会夜长梦多。

快速购买,核心是三点:

a)​ 价格要有冲击性(要有横向和纵向的价格锚点、价格参考系)

b)​ 时间要有紧迫感(如阶梯涨价、限量限时)

c)​ 氛围要有抢购感(降低心理防线,让人更踏实,从理性决策到感性决策,本质上是牧群效应/晕轮效应)

如何让更多人来买?

这样才有裂变的意义。

核心技巧就两点:

a)​ 设置团购开团硬门槛——威逼。

b)​ 设置越多购买越优惠——利诱。

5.​ 我们必须明确裂变的玩法。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拼团裂变的玩法,目前来看,这是阻力最低、效果最理想的成交裂变玩法。

拼团的玩法有很多种。如:

说明

门槛团

达到一定门槛,方可团购成功。不达标,原路退款。

阶梯团

不同的人数参团,价格不同,人数越多价格越便宜。前期支付定金,后期补足尾款。

爬坡团

每满多少人,价格上浮多少。越早下单越便宜,主要是争取大家赶快下单。

从团员组织方面,可以分为:

说明

单团

成团达标后,需要重新开团,不断的成团、反复的裂变。

大团

成团门槛达标后可以继续吸纳新团员,不需要重新开团。

合团

多个团长分别吸纳用户,集合为一个团,从而达标成团,各团长按照贡献得利。

这里的操作杠杆是:争取发展一些小团长,通过激励措施,比如拉人越多奖励阶梯爬坡,不断的推动他们组团。

除了拼团,砍价的模式,也是集成交裂变与推荐裂变于一体的好方法。推荐裂变的有效方式,还有消费满意后再推荐,推荐拿福利的方式,也非常不错。

裂变转发的模式,具体内容,要争取实现三个特点:

说明

让他有里子

即有利可图。

让他有面子

让他觉得展示出来特彰显自己的逼格,是个很好的作秀的内容。

利第三人

让他感觉到这个事能够帮助到别人(即他人得利)。

有没有这样的诱饵的,知识类产品、网红类产品、生活方式产品的裂变就特别适合。当你的产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到达每日自动朋友圈打卡展示的程度,就是绝对牛X的裂变了。比如读书、比如运动,都属于这一类。

6.​ 我们必须拥有裂变的种子。

最尴尬的是,当你发起裂变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响应。那怎么办呢?

说明

1

如果采取分销模式,无论是一级分销,还是二级分销,他们都属于你的种子用户。这类就相当于刚才提及的小团长。

2

如果没有分销员,就要在平时注意打造和积累铁粉,一个群里有5、6个铁粉,是必须的,否则这个群基本上就是失败的。何为铁粉?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非常积极的响应你的号召。

3

注意收集在种草期间对产品表现出明显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浏览和咨询记录、购物车收藏、调研问卷等方式来挖掘这类用户。这类人员,极可能成为成交的首批用户,并可能成为这个产品裂变的种子用户。当然如果产品适合做试用装或者试吃试用活动,沉淀下来的意向用户就更靠谱了。

4

对于种子用户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政策。让有兴趣的人努力、让努力的人更努力。

5

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小团长的PK办法,激励大家去分享去裂变。

6

以上说的是正道,还有一些邪道,比如水军呐喊等等,就不登大雅之堂了。

7.​ 裂变的用户必须做好沉淀。

裂变只是开始,往往都是不赚钱、甚至是亏损的。真正的盈利还是对于用户的后期运营。所以后期的沉淀和耕耘才是重点。

说明

1

最基础的一条就是:做好售后服务,这毕竟是成交裂变,后期的满意度是基础中的基础。

2

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持续提供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均可),价值不能持续,链接自然会中断。

3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打造IP,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从交易关系转为心灵契约,从而超越具体产品,变为对人的信任、喜爱和依赖。

如果你不是垄断行业,不是产品特别有竞争力,然后还不愿意在售后服务上和增值服务上投入精力的,就不要做私域了,可以洗洗睡了。你之前从外面学到的所有的技巧都将是邪淫技巧,最多割几次韭菜,然后就必须找新的韭菜,或者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倡导经营用户关系的走正道的私域,绝不提倡一时讨巧的割韭菜的理念,这是价值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