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火两重天:新零售&传统门店

(一)快时尚品牌颠覆了传统服装行业

前几年,走到步行街我们还在惊讶,短短的几百米内,同一品牌的运动服装店竟然连续开了三五家。然而在五六年前,步行街上的很多运动品牌专卖店悄无声息地关店了,曾经轰动一时的kappa也偃旗息鼓,变化来得太突然又没有任何先兆,借用一句应景的小诗来形容这种变化并不为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上海的淮海路上开出第一家H&M品牌店的时候,我曾经去买过衣服,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在这里买衣服很舒服,因为没有店员的推销没有太多的花哨陈列,每件衣服都像是随机堆放和悬挂,走进这里不是在买衣服而是在淘衣服。接着,C&A、ZARA、GAP、无印良品、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店相继开业。

我没有去研究快时尚品牌这个叫法到底是国人原创还是舶来品,这也不重要,不争的事实就是这些门店以势如破竹之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大举建店。爆款、大卖场、无推销、亲民价格,是这类快时尚品牌店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法宝。很多传统服装店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快时尚品牌颠覆了一个行业,无印良品既是一个零售商品牌,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注解。在快时尚品牌店里没有制造商的品牌,所以这些商品无印,但是顾客却可以放心购买,因为我们是良品。

(二)便利店正在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

在中国市场上,沃尔玛的表现跟他的对手家乐福比起来有点差强人意,为什么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上竞争不过家乐福?如果你留意一下,会发现家乐福的运营策略和沃尔玛显著不同。家乐福开店通常是圈了很大的一块地,但是它只用一半的面积做超市,另外一半则用来招租,引进一些服装、餐饮店品牌,而沃尔玛则是单纯的超市模式。家乐福更了解中国的消费者,他们不像美国消费者那样一周才去一次超市,很多消费者去超市的频率比较高,因此超市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除了买日用品,你也可以在超市外面的专卖店买到鞋服、吃饭。家乐福的模式是店中店,而沃尔玛只是超市,显然沃尔玛的模式不适合中国消费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不仅仅是价格便宜,还有便利性。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购买的便利性排在了购买原因的首位时,大超市大卖场的优势悄然减弱,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这场爆炸式增长的开店热潮中,7-11、好德、可的、全家family成为领跑者,开店策略则从传统的商圈扩展到小区、机场和高铁等人流密集之地。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点,网点数量成为零售商品牌打造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购物中心将彻底取代传统百货商场

碎片化的表现不仅仅是便利店的星火燎原之势,传统商圈也正在被裂变成多个新商圈。以万达为代表的购物中心,让传统的百货商场感受到了危机和挑战。万达广场提供的是吃、喝、玩、乐、购为一体的新的生活方式,与其说人们去万达广场购物,不如说人们去万达广场过周末。当购物中心遇到快时尚品牌店会怎么样?快时尚品牌店正成为购物中心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如果哪个购物中心没有快时尚品牌店,这样的购物中心通常会被年轻消费者认为是不够时尚、不够潮不愿意前往的,因此想要成功地让购物中心生存发展下去,快时尚品牌店是必须要引入的。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购物中心到底是什么?两个字可以概括:体验。购物中心是给顾客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专卖店货架式的产品售卖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购物中心未来会告诉顾客,如果你想要哪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也可以叫作消费者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主动权,购物中心只有创造生活梦想,才能让顾客走到这里,并且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