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某企业产品经理在制作学术推广工具时,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整理了很多临床数据,制做出形式多样的推广工具。之后,他把这些工具打包成文件包,发到相关平台上供推广人员及临床人员自行下载。推广人员及临床代表下载后发现,推广工具数量庞大,重点无法分辨,不知从何下手?
分析:该问题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因为在产品经理的岗位职责里,只要求他时保质完成推广工具即可,并不要求他去思考如何让推广及临床人员掌握并使用,让他去做常态化的工具使用培训,更没有就后期成效对他进行考核。要改变这一点,在制作推广工具文件包时,就一定要进行分类汇总,分层次的梳理归类,分成重点掌握、一般熟悉、了解知晓三大类。这样做也有利于推广/临床人员查询使用。当然工具的使用和消化,推广及临床部门负责人也要予以监督重视。
问题2:某企业推广人员在开展科室会时发现,当讲课完毕后,每次会前分发给客户的DA并没有被带走,还是留在会议室。在课件讲解后的答疑环节,很难对客户的问题给予满意答案。代表在拜访客户时,只会运用DA一种工具,客户一般只会翻开看一下,然后就随手放在桌子下面,后期基本全部扔掉。
分析:在开展科室会时,一般都会给客户发DA,这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客户已经很难感受到差异化呈现。因此,建议在开展科会时,可以把相关科室的优秀文献进行筛选,一同打印出来呈现给客户,还有就是临床用药经验,里面可以包含重点疾病治疗推荐方案,明确指出哪些指标可以提升,哪些指标可以降低,是在哪个权威文献中予以阐述的。在开会讲解课件时,要把呈现的文献及临床用药经验物料重点讲解,适当加大会议现场的互动性。代表在拜访客户时使用DA,一定要把重点内容进行标注,毕竟面访时间有限,一般只会在3分钟之内,让户记住关键信息。面访中,不能只使用DA一种,要学会使用多样化的推广工具,给提供客户差异化呈现,在沟通过程中挖掘需求和问题时,要利用多种物料予以证明和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