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通过陌生拜访,遇到一个是老乡关系的经销商,这个意向客户似乎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两个人足足聊了一个小时,临走时,意向客户还主动留他吃饭。
晚上做客户梳理的时候,小李已经把这个客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准备趁热打铁一举拿下。建材市场开门都比较晚,等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小李给这个经销商打电话预约,电话响了很久,就在电话即将自动断线的那一刻,电话接通了。经销商远没有昨天进店谈判时的热情,甩了一句:“我今天没空,以后再说吧。”“啪”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小李也明显感到对方的不耐烦,但是昨天还相谈甚欢,怎么今天就像变了一个人?
第三天,再打电话约时间,经销商这一次说得更直接:“别一打电话就是做不做经销商,一点都不像老乡,现在我没有兴趣接你们的产品,有需要肯定会找你,以后有空过来喝茶。”
一来二去,这个原来被确认为最有希望的经销商变成了最难搞定的经销商,而且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种初次拜访效果非常好,但后期经销商180度大变脸的情形,估计很多销售人员都遇到过。为了预防这种问题,我曾经在培训课上让学员列举经销商翻脸的可能原因,列出了13条。
(1)业务人员推销能力太强,经销商后来想明白了。
(2)经销商认识的同行中,有的已经做了这个品牌,一打听,口碑不太好。
(3)合伙生意,一个老板做不了主,另一个老板不同意。
(4)经销商自身出了变故,没有精力。
(5)经销商抱着多了解市场信息的目的,本来就没有合作的计划。
(6)门店背景调查没做好,这是一个品牌直营店。
(7)销售人员跟得太紧,经销商反感,欲速则不达。
(8)有其他品牌介入,政策力度远大于我方。
(9)经销商拿着我们的政策去找其他厂家要政策。
(10)在初次洽谈中,没有注意对骨干员工或者核心员工,甚至老板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事后被他们说坏话。
(11)临别时措辞不当,让经销商反感。
(12)谈判过程中,犯了经销商的忌讳,经销商只是隐忍未发。
(13)这个门店是新店,老板开店不久,比较谨慎。
当然,导致经销商大变脸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从上述罗列的原因也可以看到,初次拜访过程中,暗流涌动,暗礁无数。初次谈判,即使表面看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销售人员一旦掉以轻心,就可能踩上自己埋的雷、经销商扔的雷、别人甩的雷。
那么,初次拜访如何避免多做多错、多说多错,我分享一些原则性的技巧。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进店之前做必要的门店背景调查,连基本的背景调研都没有做,结果跑到了竞争对手自己开的门店里,这不是羊入虎口吗?稍有心机的竞争对手都不会放过了解竞争对手经销商政策的机会。
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市场就是江湖,厂家和商家都是江湖人。你耍手段收集别人的信息,你也会成为别人收集信息的工具。初次谈判,尤其是没有做过背景调查的陌生拜访,是不是初次见面就像竹筒子倒豆子,把自己家底都掏出来给人家看?原因5和原因9当属此列。建材经销商的谈判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从谈判策略上看,也应该层层递进。所以,初次谈判,尤其是没有做过背景调查的经销商,即使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合作意愿,你也应该说:“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至于您提到的最优价格和市场支持的计划,像您这样的客户,一来我要向公司领导申请,二来我要根据您的情况,做一份量身订制的专项计划,这需要我对您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希望听听您对市场的操作计划,也好在订制计划时对症下药。”通过这样的话语权转换,改变自己只说不听的劣势;同时在第二次谈判来临之前,仔细看看客户的背景资料。
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凡是在初次谈判中,涉及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清楚的话题,不要因为一时兴起就胡说八道。原因12属于此类。
经销商可能会说:“你们的产品定位和质量是不错,但是××品牌所有产品都无条件退换货,我没有后顾之忧。”
有些销售人员一听,觉得不符合行业的通行规则,感觉经销商是在诈自己:“不可能,赵总,××品牌一定是忽悠您。”
结果经销商自己做的就是这个牌子,店里的几次退货都给退了。你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经销商肯定认为你不了解市场。经销商提出这类问题,也许只是想比较一下,不一定要求你也给他这样的政策。所以,遇到这样的场景,笑而不语,一笑了之,反而是更合适的应对方法。
四、杂于利而务可信,杂于害而患可解
销售人员谈判栽跟头,因为谈判顺利,得意而忘形的也比较常见。
有一个销售人员跳槽后,拿着新品牌去找原来的客户。因为和原来客户的关系比较好,经销商也认可他,所以两个人聊得比较随便。这时,经销商的主管过来,向经销商请示建材市场准备成立一个“金牌商户委员会”,推选经销商的门店为理事长单位,问经销商要不要参加?经销商征询销售人员的意见,销售人员未加思索,张口就说:“这种商户委员会其实就是建材市场拉大户的手段,不光套牢你,还顺便向你们收钱。其实只要有销量,做不做理事长单位无所谓。”
经销商笑而不语,那个主管脸一沉,转身走了。
后来,经销商明明已经答应进货,但是每次那个主管在仓库调配、货款转账上都是一拖再拖。一打听,如果经销商答应做“金牌商户委员会”的理事长单位,经销商事情多,肯定不会做理事长,会让主管挂一个虚名,这个主管也正有此意。销售人员“直陈利弊”的说法不正是挡人官路吗?经销商变脸的原因10,大家可以再去回味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