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IP的定位取决于品牌自身的固有内核和心智资产,也取决于原点用户的典型属性和族群特征。通过潜在IP化资源的发掘,找到与用户之间的情志共振抓手,进而确认品牌IP的人格化特质和主体要素,是设计品牌IP定位的基本逻辑。
基于这一逻辑,可以用以下“双轮”模型作为品牌IP化定位的基本工具。
品牌IP定位“双轮”模型图
品牌检索用户洞察
【核心价值观】 【原点人群】
品牌精髓人群画像
关键联想亚文化感知
关键识别 共情点捕捉
品牌IP定位
模型的一侧是对品牌自身的梳理与检视。包括对品牌价值观的明确描述,对品牌精髓的提取,对品牌关键联想和关键识别的扫描。品牌检索的过程,也是对潜在IP资源发掘的过程。
模型的另一侧是对品牌原点人群的分析及洞察。通过对原点用户的画像,来识别他们身上的典型化标签,并且要深度走进用户生活方式,感知他们的族群文化,找到他们的情绪嗨点。
通过“双轮”模型导引下的描述与分析,可以找到品牌——用户间的潜在情感链接,为品牌IP进行基本定位。为了便于说明,这里以一个虚拟品牌L为例,来模拟推导品牌IP的定位过程。
L是国内知名的饮料品牌,因为独有的营养价值和品类联想,定位为有益大脑的泛功能饮品,主要诉求“益智”功能,经过多年的市场推广,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L饮料的消费对象范围较广,经过分析考量,确立了以学生群体为主要示范人群,尤其是功课负担较重、用脑场景最典型的毕业班学生。
对照“双轮”模型,我们首先对L品牌的既有资产进行检索——
品牌价值观: 极致,奉献,活力,正能量。
品牌精髓:益智,健康。
关键联想: 真材实料;药食同源,有益大脑;本土品牌;代言人××;创立多年,老派、正统……
关键识别: 标志性的罐型;蓝色主色调;广告语……
进而对核心用户进行分析洞察——
原点人群:16~20岁的在校学生。
人群画像:青春阳光,好动不好静;功课压力繁重,背负着家长和老师的谆谆嘱咐;骨子里的叛逆和表现欲,“中二”高发阶段;身心长成期,成长的烦恼挥之不去;数字一代,视互联网如水和空气……
亚文化感知:二次元,兴趣社交圈,“黑话”……
共情点捕捉:好玩儿,脑洞大,陪伴感。
从品牌固有认知和原点用户特征洞察两个方面,双向寻求交集,发掘情感连接的触发点,可以对L品牌的IP化塑造做出以下定位:
一个以脑洞清奇、脑力充沛的有“智”少年为人设,以机智、逗乐、认真为表达风格,输出阳光、健康、向上价值观的人格化品牌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