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度经营分析会的深度解析

(一)核心工作:复盘与纠偏  时间:18:09

月度经营分析会的核心在于复盘纠偏,最终目标是沉淀组织能力,即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公司的流程、制度、方法、工具和模板,让所有人都能遵循,提升整体效率。

1.复盘的意义与价值
复盘是从过去的经历中学习,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组织能力的过程。企业的目标会以组织层级 70% 的速度衰减,而复盘的学习之轮能将业绩衰减率降低 60%,有效防止目标稀释。通过复盘,企业能找到管理中的问题和根本原因,体现各部门的价值。

复盘分为两种:

l  成功的复盘:将做得好的经验总结成方法论,比如优秀销售成功签下大客户的过程,提炼成公司通用的销售方法论,实现经验的批量复制。

l  失败的复盘:对未达成目标的情况(如目标 5000 万仅完成 3000 万)进行反思,找到根本原因,通过建立制度、流程或体系解决问题,避免重复发生。例如,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流失,需完善品质管理体系,将教训转化为组织能力。

2.复盘的层次:从表面到本质
复盘不能停留在表面,需要层层深入,直至触及价值观层面:

l  结果层面:明确目标与实际的差距(如销售额未达标)。

l  行动层面:分析导致差距的具体动作问题(如销售流程执行不到位、新员工培训不足)。

l  策略层面:审视竞争策略是否合理(如产品缺乏差异化、价格高于竞争对手)。

l  价值观层面:反思企业底层的价值观是否存在偏差(如是否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还是仅追求短期利润)。

l  只有复盘到价值观层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通用电气前 CEO 杰克・韦尔奇所说:你们都知道这些方法论,但我们做到了,而你们没有。复盘的难点在于执行,尤其是敢于触碰深层次的问题,包括老板和高管自身的问题(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

3.复盘案例:万豪酒店的深度整改
万豪酒店的 CEO 小马里奥特巡视时发现,某酒店顾客对服务员的评分极低,导致业绩下滑。表面原因是服务员态度不好,但深入分析后发现:

l  服务员态度差是因为工资低、对公司有抱怨,且管理不够人性化,导致员工离职率高。

l  离职率高使得新员工占比大,而新员工的培训又不到位,服务细节跟不上。

l  酒店想给员工涨工资,但需向集团总部打报告,审批流程长达 2-3 个月,且通过率低,导致酒店不愿申请。

如果仅简单批准涨工资,只是治标;而小马里奥特从价值观层面入手,意识到问题根源是总部权力过大、公司文化过于看重利润,于是推动组织变革(简化审批流程、下放权力)和文化调整(重视员工体验),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这说明,复盘必须穿透到价值观层面,才能真正见效。

(二)将经验与教训转化为组织能力 时间:45:20

1.成功经验的转化:经验流程化,流程结构化

l  经验流程化:将优秀员工的经验拆解为具体步骤,形成可复制的流程。例如,将顶尖销售的成单过程拆解为线索获取 - 需求挖掘 - 方案呈现 - 合同签订等步骤。

l  流程结构化:将流程拆分给多个角色或部门协同完成,避免个人掌控全部资源。例如,销售流程中,线索获取由市场部负责,需求挖掘由销售部负责,方案呈现由技术部配合,防止因个人离职导致业务中断,真正形成组织能力。

2.失败教训的转化:从治标到治本
转化失败教训的口诀是发现差距,分析差距,找到根因,解决问题,建立流程,防患于未然。其中,建立流程,防患于未然是治本的关键。

例如,客户欠款问题(如年利润 50 万,应收账款 45 万):

l  治标(短期对策):成立催收组,由财务、法务等部门协同追回欠款。

l  治本(长期对策):优化客户准入模型,明确合作客户的标准(如只与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或行业前十名合作),从源头避免欠款风险。

(三)复盘的工具与方法  时间:55:00

1.5 Why:通过连续问五个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例如,销售额未达标,可问为什么没达标?”“为什么客户不买?”“为什么产品不被接受?等,直至找到核心问题。

2.鱼骨图:梳理导致问题的多维度原因(如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清晰呈现各因素的关联。

3.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核心逻辑是员工业绩不好,首先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管理体系和管理者的问题,引导企业从制度和流程层面寻找改进方向。

4.U 型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而非表面解决。例如,员工抱怨电梯慢,可在电梯内播放音乐、公司宣传视频或优秀员工照片,转移注意力,让员工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而非单纯更换电梯电机。

5.短期对策(ST)与长期对策(LTST 是治标,LT 是治本。企业在经营分析会中必须重视 LT,以提升组织能力,避免问题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