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段永平在雪球上更新了一段话:“越迷茫的时候越要往远处看,习惯往远处看就会相对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长期而言,这样做大概率结果会比短视的人好得多。”
双十一硝烟还未散尽,市场上的价格探底的趋势却丝毫没有减弱,很多基层区域经理和城市主管总是习惯地和一起和经销商和批发商向上宣泄负面情绪,不断把业务执行不好做、下游零售商不进货、各级经销商不赚钱都归因于价格乱和窜货乱,这是典型的弱者思维和从众思维。
作为一个基层销售组织的经理或主管,当下最关键的能力是客观的个体思考能力,这个能力和你做了多少年销售工作无关,和你高质量深度思考了多少频次有关。
一个经销商生意完不成,于是向厂家诉苦降指标,一旦成功就会上瘾不断反复成坏习惯;
一旦市场是出现低价货,就开始投诉和抱怨价格,事实上这些和终端生意其实并不冲突;
一发现市场出现新渠道,要么乱尝试要么不敢动,要么错过骂渠道,要么仓促撤退怨厂家。
越是最艰难,越是最迷茫的时候,越是要客观分析什么是你这盘经销生意最关键的部分,反思一下你日常是否将绝大多数的精力和资源堆在这部分事务上?
真正客观的个体思考力可以帮你厘清和识别什么事情是真正正确和重要的,而非正确的做事情。当你把原本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当作重点或者自然而然的重复去做,那么无论你如何努力去做都是错的,至少是低效率的。你连给“正确的要事”定义的能力都没有,你还做什么业务?
事实上,不仅是厂家业务不怎么努力了,经销商自身也不够很努力,下午就去喝茶打牌了、事情都撂给名不副实的“职业经理人”了、库房里的小舅子帮你省去了很多仓拣配的脏活累活……
待在自己的生意舒适区里面好舒服啊,每年就挣这些钱,和厂商哭哭穷、叫叫苦、斗斗智,一年又一年。其实这个舒适区就是业务团队和经销商的牢笼,不仅逐步侵蚀了自己,还连累了公司和厂家。长此以往,生意不会继续做大,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果和未来,而持续不增长的生意就是倒退,倒退的趋势一旦打开,你和你的公司就会一直走下坡路,你愿意吗?
硬道理是求发展,最重要是上台阶!体量上台阶才是当地销售团队要带引领经销商真正要做的事。
经销商要让生意上台阶,当地销售团队要引导和推动他们实现“两个升级”。一是老板的认知体系升级;二是公司的运营体系升级。
现在如果嘴边老挂着认知,都感觉是知识付费的贩子和传销网络的头头,然而认知对于经销商老板而言真的很重要,认知体系需要迭代,认知无价但无知有代价,旧地图找不到新世界,老思维一定埋葬新机会。
经销商认知体系的核心是针对最重要的事情建立“Know-How”体系!Know-How是什么?你查一下百度,多指从事某种工作所选用的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如果你剥离主观感性和自身习惯去思考得出“通过解决仓库先进先出的问题就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要做成这个动作就需要对仓库管理有很深入的探究和学习,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将这件事情的“Know-How”从以往的30分逐步做到60分、75分、80分直到90分以上,不做完这件事就不要做下一件事情。
看上去先进先出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这难道不是经销商的标配动作吗?然而这件事的“Know-How”一点都不简单,一个小细节告诉我们——不管采取何种仓储方式,一件放错了位置的货品就相当于丢失了,在仓库中寻找一件丢失的货品所花费的时间远比一开始就把它放在正确位置所花费的时间多……
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基础动作,也认知到提升这个动作的效率会对整个仓储管理有质的飞跃,那么你就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最专业、最高效、最直接的技术动作,这就是“先进先出”的“Know-How”,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比你向厂家吐槽价格混乱有意义多了。
可能大家读到这里失望了,你说的认知体系就是这么微小的事情吗?
是的!最高效的认知体系能够帮助经销商老板化繁就简,永远在醒着的时候干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干,每周干,每月干,困了就睡,醒了就干!直到获得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的“Know-How”为止!不要过度思考和过多计划,干好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才看下一个,做好当下的那个就好!
再谈到运营体系升级,其实就是前者升级后的自然发生,因为完善并且高效的运营体系是由每一个关键执行节点组成的。如果能够打磨好每一个关键执行节点的“Know-How”,整体运营体系的效率和水平都会日益精进,一年下来就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当你具备了个人认知体系和公司运营体系的双重升级,你的生意一定会稳步上台阶,利润也会稳步提升,整个人的精气神,整个公司的精气神都会被带动提升,生意上了台阶之后,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
发展是硬道理,谨记这句话,真正上台阶!一年做不到,就两年做到,实在不行就三年,没有关系,不要纠结,一切微小的增长和攀升都远远强过于原地踏步!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经销商老板因为自己是老板,下属家人都不敢说他不好和需要提升,很多时候经销商老板没有机会听到忠言和不一样的观点和声音,希望这篇文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