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导购员能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就好了。但,这三个工作并不好做。
招到优秀的导购员
这是系衣服的第一粒扣子,这个扣子系错了,后面的很多事情也就注定了一地鸡毛了,就像店址选错一样恶心。虽然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慧根,但是在我们所能忍受的时间里,他就有可能是开化不了、就是朽木不可雕、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我们付出十分的努力,才带来对方一点的改变,显然得不偿失。所以,务必要招到质地好的导购员。
那么怎么找到优秀的导购员呢?优秀的导购员本来就少,还有很多人抢。怎么办呢?那就一分价钱一分货,高薪招人才,哪怕你付出1.5倍的薪酬,甚至2倍的薪酬都是值得的,因为你会发现最好导购员的业绩比最差导购员的业绩强2倍还要多。当然,即使你愿意花钱,也不一定相见逢时。你想招的时候,没有人;他想找的时候,你不缺。怎么办呢?那就天天招聘,遇到人才就收了,人才不能等到急需的时候才招。有些经销商可能会认为这样编制不就超标了吗?超标了又如何,人才害怕多吗?甚至因人设岗又如何,只要他的贡献超出他的成本就是赚。如果你觉得人实在太多了,那就在这个人才稳定后,将最差的那个辞退吧。
对于新经销商或者管理能力薄弱的经销商,在识别优秀的导购员方面可能还有些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发现了优秀导购员的三个特点,一服务意识强、态度好(会笑是必须的),二沟通节奏感强、反应较快,三作风相对凶悍或者非常具有亲和力(两个极端均可)。如果你还是拿不准,那就多招几个试用吧,人才在1-2个月内就会自己浮现出来的。
协助导购员快速入门
如何做到导购员快速的入门呢?这就到了考察我们积累的东西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一本《导购手册》,将品牌知识、产品知识、顾客特征、销售流程、销售技巧、销售话术、常见问题回答等统一汇编起来,系统的向新导购员进行培训。很多经销商会等待厂家来做这件事情。厂家有最好,没有的话,那就自己搞,毕竟生意是自己的。而且厂家做的往往针对性并不是很强,适应自己这块水土的销售技巧和话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提炼。
二是让导购员深入了解房产、装修、售前售后的顾客状态,负责人可以开车带着导购员到小区里面、装修现场、安装现场、售后现场充分体验全过程,让其具有销售的情景感和生活感。
三是总结出5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和5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和新导购员一起分享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从案例中帮助新导购员快速进入状态。
四是为新导购员指定一个优秀的师傅(态度端正、个人能力强、且善于分享交流的导购),并对师傅的代训情况进行跟踪。
针对性帮扶
这里的针对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针对某个员工的:既然是针对某个员工,那就要对每个员工做专门诊断,对他的接待时长、成交率、客单值、折扣率、成败案例、销售话术和服务表现进行逐一分析,从而量体裁衣,为他的病症开出针对性的处方药。这个工作一般可以由店长来做,针对老员工可以月为单位做诊断和提升,针对新员工最好以周未单位做。
二.针对某个问题的:导购在销售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有些回答得了,有些则回答不上,有些虽然回答了但答案不统一,容易产生纠纷,回答后的效果也是差异较大。这个时候,经销商或操盘手要做的,不是任由导购发挥,也不是坐等厂家答案,也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的给大家标准答案,应该是开一个专门的碰头会,把非常有经验的导购员都聚到一起(甚至还可以外聘资深导购),一块来聊一下会碰到哪些问题,每个人都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有一个人专门负责逐条记录,然后把大家的经验汇总一下形成一个意见版本,然后经现场优化后形成统一版本,最后向所有导购人员培训和宣贯。这样得到的答案往往更加精彩实用,而且大家都有参与的成就感,培训起来也更有说服力,实际上,这个交流会就是最好的培训会。
这三招说明什么呢?它说明了营销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管理的手段来解决的。不仅导购提升如此,推广提升也是同样道理,找到合适的人,把他领进门,然后针对性帮助其提升。期间的诀窍就在于整合内部的资源甚至外部的经验为此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