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好的工厂都是计件工资模式?

为什么说管理不好的工厂都是计件工资模式呢?很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整体缺乏管理,企业没有管理的氛围,很多时候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老板也不喜欢特别烦人的管理,希望运用计件工资模式来提升工人的积极性,从而强化管理秩序,其实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2016年的时候,我在辅导一家工厂的时候,公司总经理希望车间员工的工资计算方式能够由原来的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资。这家公司的制作流程由三个车间四道大工序组成,三大车间是注塑车间、装配车间、包装车间,四道工序是注塑工序、修剪工序、装配工序、包装工序。

总经理希望四道工序都能够实施计件工资,总经理经常去车间查看员工的工作,发现员工工作状态比较懒散,不急不慢,很希望改变这种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我写了一份推行计件工资模式(25问)给总经理参考。

推行计件工资模式25问

1.计件模式推行范围的确定。

装配、注塑、修剪、包装,哪个车间要推行要先确定好。

2.推行计件模式的出发点要界定清楚。

提高工资,提高员工积极性,淘汰员工。

3.如果推行计件模式,公司能承受的最高工资是多少?为什么?

计件工资最怕的就是员工之间相差太大,另外,公司会在隐秘处砍掉高员工工资。需要界定公司能承受的最高工资。

4.计件工资是否考虑公开透明化?

制定的单价是否考虑把工序单价全部打印下发,让员工了解清楚。

5.计件工资的模式需求是什么样的?

全部车间员工一个模式?还是装配、修剪都分开,考虑技能难易度、多能工。

6.计件基础薪资基于什么条件设定?

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高于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

7.计件工资设定时,是否要考虑加班时间?

除工作时间外的时间上班,是否考虑加班工资(计件工资以外)。

8.当出现生产异常时,例如车间突然停电一个小时,计件工资怎么计算?

生产发生异常时,需要进行异常工时统计,并进行转嫁。

9.计件模式是按照个人计件还是团体计件?

个人计件需要考虑工序单价问题,团体计件需要考虑员工出勤问题。

10.团体计件是按照每天结算工资还是按照订单结束计算工资?

每天计算工资相对比较准确(工作时间、人员出勤、异常分摊)。

订单结束计算工资(简单、难以准确衡量当时信息)。

11.当员工出现计件工资纠纷时,应该怎么办?

计件资料信息要统计好,需要专人进行统计计算。

12.标准工时是否已经全部制定?

计件的基础需要有标准工时,用标准工时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准确,能够很好地反映公司员工的技能水平。

13.对于某些员工计件工资还达不到计时工资标准的时候,是否考虑按照最低计时工资补贴,还是按照实际进行计算

新员工,考虑1~3个月工时补贴方式,老员工个别天数工资低于以前的小时工资,应该按照实际进行计算。

14.计件工资是不是不需要进行统计工作时间了,也就是说A订单从几点到几点进行生产的?

计件工资与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生产效率高意味着计件工资也高,所以,计件推行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统计订单生产时间和生产效率。

15.小时工资标准/计件工资标准设定需要考虑什么?

考虑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公司能够接受的小时工资标准,结合之前计时工资标准。

16.计件工资推行后,员工的个别岗位(工序难度大的岗位、多能工岗位、技能高的工序等)怎么计算?

推行个人计件问题,要考虑工序难易度系数问题。

推行团体计件问题,需要考虑多能工,技能高的工序员工技能补贴的问题。

17.计件模式推行后,员工的全勤奖还要不要?如果要的话,要不要考虑调高或调低的问题?

对于员工来讲,反正是个人计件了,几点上班都可以,有事情就回家。全勤奖需要适当调高一些。

18.全勤奖包不包括在计件工资内,还是公司额外补贴的问题?

计件工资是员工通过努力得来的实际工资,全勤奖是为了月度留住员工希望员工能够上够月度天数的考勤问题。全勤奖建议不从计件工资里面出,公司需要额外补贴。

19.员工认为计件工资低了,怎么办?尤其是推行的前两个月。

前2个月可以试运行,计时和计件哪个高,就按照哪个工资进行计算。

20.如果团体计算,原来相对来说比较熟练的员工有可能会离职,怎么办?

团队计件意味着平摊了他的工资,他觉得不公平。

对于一些技能低的不熟悉的员工划算,

21.原来计时工资时,混日子的员工计件工资会相对比较低,这种情况怎么办?

普遍认为不是员工技能水平问题,而是员工态度问题,且不是新员工,可以考虑换人。

22.计件的基础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准确性的问题。

之前标准工时也是生产部门测定的,那么现在标准工时和生产计件工资挂钩了,意味着标准工时的多少影响着员工工资高低的问题了,建议找独立于生产外的人进行标准工时测定。

23.对于新产品,没有标准工时,怎么计算单价的问题?

某些工序都是通用的,可以预先参考其他产品工序标准工时。个别工序没有的,可以在上线第一天就进行确定,3天后再考虑调整。

24.个别员工可以随着生产的需要,需要来回调的,这种情况怎么计算?

不是常态的话,建议还是按照计件工资计算,需要详细统计员工做得事情,基础统计要做好。

25.物料员、检验员工资的问题,要不要从员工计件工资里面出?

物料员的工资可以考虑公司出,检验员可以考虑按照计时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