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企业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中,短期利益总是会占上风。这是因为大部分股东只着重短期利益,希望短期内赚到钱,他们基本上不考虑10年、5年乃至1年后的业绩和走势。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也没有长期恋战的心理准备,不在乎是否要打造百年老店,树立品牌。对于一些合伙人来说,短期利益服从长期利益。
实施合伙制,必须要考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合伙人必须在两种利益之间协调和平衡。合伙人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拿真金白银投资该公司,要求合伙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能够抵御短期利益的诱惑,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而牺牲长期利益。
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合伙人就要弄清楚究竟是为了谁的利益而经营?
如果是为了股东、合伙人的利益而经营,那么合伙人就会注重短期利益。因为每一个持股合伙人都想很快地得到回报,而且是最大的投资回报。如果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平台,合伙人就要注重长期的利益。企业建立和实施合伙制,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利益集团,更不是控制企业的权力机构,而是企业内在动力机制。这个机制将传承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组织更加完善,在未来的市场中更加灵活、更有竞争力。
合伙人制是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在保证股东核心利益的同时,需要有明确的使命,对长期目标和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价值观的坚持。
合伙人既是公司的运营者、业务的开拓者、文化的传承者,又是股东,最有可能坚持公司的使命和长期利益,为客户、员工和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只有一个热爱公司、使命驱动、有责任感的合伙人,才能够抗拒短期利益的诱惑。
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1合伙人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经营公司,而不用为了下一季的获利情况来烦恼。当然,这不代表合伙人就不关心公司经营的情况。经营业绩也相当重要,只是不希望合伙人因为一味地追求短期获利而被迫牺牲公司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
第2股东与合伙人的关系要相当稳定,大股东崇尚的是长期投资,合伙人管理层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筹划管理,而不用担心这个季度的业绩考核能不能通过。
第3合伙人需要使命驱动。合伙人之所以还从事这项工作,靠的主要是责任心和成就感,所以他们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会从长期权利角度做决策和考虑问题,会竭尽全力做好项目。
第4合伙人把在该公司所占的股份看作个人和全家所有财产,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把它卖掉或者兼并给其他公司的。在此基础上,要求合伙人不要被会计账簿上的盈利数字影响经营决策,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明确每个阶段什么事情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