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案例2
这个案例中的公司是一家大型公司,参与咨询是为了寻求转型变革。公司管理者深入研究了转型变革策略,选择了最容易成功的“体外孵化模式”。
所谓“体外孵化模式”,就是公司以在外部投资成立新的创业公司的方式,来完成现有公司的转型升级。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转型升级的成功率。
但管理新的创业公司的管理者和原企业的管理者在“创业公司是否需要战略”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创业公司的管理者认为,既然公司选择以孵化创业公司的方式来实现转型变革,就要放开手,任由创业公司折腾,而不是经常过问创业公司是否有清晰的战略。他认为,创业公司很难有清晰的战略。
而原企业的管理者如今作为投资人,虽然是投资孵化自己的新公司,但仍然认为这些新公司要有清晰的战略,才能很好地发展。
双方争执不下,希望第三方咨询顾问帮他们一起分析清楚这个问题,因此参与了咨询活动。
“董老师,这是我们独立子公司的创业CEO,小林。我是和您联系的老袁。”
“袁总、林总好,请坐!很高兴认识二位!
“林总,我想先听听您的观点,为什么创业公司不该做战略上的思考?”根据上述分析,我决定先听听反对者的意见。否则,可能会引发他对此次咨询目的的怀疑和情绪上的变化,影响咨询的效果。
“董老师,我认为创业公司应该集中精力,寻找能够确保公司独立盈利项目,赶快着手开展工作,尽早实现公司的盈利。
“有些人认为,我们这种性质的创业公司和一般意义上的创业公司不同,我们有后台,有母公司持续的投资,因此有条件优雅地创业。
“但我认为,正是这种思考方式,让创业公司本该拥有的狼性受到了伤害。
“长期来看,如果我们孵化的创业公司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公司的转型战略就彻底的失败了!
“所以,我宁愿不要花母公司那么多钱,限制母公司投入的资源,来倒逼我这边公司下属的狼性。
“只有这样,我认为才能早日实现独立经营。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这家小公司不需要考虑太多战略上的事情。”
听上去,林总的这番分析有理有据。其实,他并不知道,就在这番分析之中,他已经做了“资源本位企业观”的战略思考。资源本位企业观中,将现金资源(母公司的投资)作为企业发展的低级资源,因为当企业积累了足够的核心能力之后,资金的获取完全可以在公开的市场上获得,不具备企业的独特性。
所以,他宁愿削减母公司的资金投入,制造一些资金上的限制,以此来激发创业团队的斗志,以便获得比现金更高的能力资源。
企业能力资源及由能力资源发展而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您说得没错,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创业公司的团队的确需要一些狼性!”
他看着我,对我的反应感到意外。同时,这句肯定的回答,也打消了他一大半的抵触。
“我没想到您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是不是说您是站在我这边的?”林总笑着看着老袁,老袁不动声色。
“我当然是站在客户这边的。不过,您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来一起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想请教的是,您认为团队的狼性是如何定义的?也就是说,我们说一个团队有狼性,意味着团队会有什么具体的行为?说一个团队没有狼性,意味着团队会有什么行为?”
“这个很好解释。有狼性的团队,只要给团队一个目标,他们就会十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承受各种打击地实现目标;而缺乏狼性的团队,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抱怨,或者干脆混日子。
“我们要想转型成功,绝不能让团队成员认为公司有母公司的资金支持,所以无须奋斗,只要坐享其成就行。”
“那么,为什么为公司做一些战略上的思考,会限制团队狼性的养成呢?”我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