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追求持续卓越、保持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把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价值以回报社会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这也正是詹姆斯·C·柯林斯所说的“利润之上的追求”。反观国内经营失败的企业,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也不乏“产业报国”、“感恩社会”、“顾客至上”等宣传口号,但往往在野心、欲望的驱使下,卷入疯狂逐利的滔天巨浪之中,最后,不但破坏了社会安定、居民健康、环境生态,还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危局。“三氯氰胺事件”所涉及的乳制品企业的命运就是最好的例证。虚伪和贪婪是这类企业骨子里的“不治之症”。反观养元的言行,我们会看到:
(一)“不多占政府一分土地”
到目前为止,养元已经拥有衡水基地、漯河基地、滁州基地、鹰潭基地、简阳基地等多家大型生产基地。在实施全国化战略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养元这类明星企业,各地政府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推出工厂建设零地价的优惠政策。很多食品饮料企业在建厂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圈地、占地,将政府的土地据为己有。养元从不多占政府的土地,只要保障工厂建设用地即可。范召林总经理一直强调:“我们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建一个工厂能用多少地?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少占用就少占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如何为地方政府贡献更多的税收。”这番朴实的话体现了一个企业家难得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衡水市市长曾亲自带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及工商、税务、银行、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领导进厂办公,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各类帮助。范总说:“真的没有问题,市里对我们一直很好,我们只有努力做好企业才能回报社会。”
(二)“不挣一分黑心钱”
养元严格履行纳税义务,企业的财务制度也非常严格。无论是企业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还是股东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养元都会认真核对并上交。负责税务联查的一位领导曾经深有感触地说:“真没见过养元这样的企业。”姚总和范总始终认为税务无小事,纳税是责任。“养元永远只挣阳光下的利润。这不仅是一个事关企业运营安全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于企业是否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回报社会的大问题。”或许,在一些企业家看来,养元这么做就是在犯傻,但是这种“傻子”精神的背后恰恰是养元人的大境界、大智慧。
(三)“不让一罐不合格产品出厂”
小米的雷军曾说:“创造顾客的口碑,只靠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是不够的,企业必须超乎顾客的期待。”做一罐饮料要想超乎顾客的期待恐怕是有些困难的,“做好一罐饮料也要有点工匠精神,这也是很多人讲的极致思维。什么叫极致呢?就是精益求精,精益化研发生产,就是要把自己逼疯。”多年来,养元人一直是这样做的。这不就是互联网思维在传统产业里最朴素的表达吗?今天,随着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场景、消费动机的变化,养元的产品研发生产战略也日趋多样化,磷脂加强型、儿童成长型、养生型、易智状元、贺岁版核桃乳相继推出。养元坚持“不使用一粒发霉的核桃仁”、“不浪费一克罐铁材料”、“不让一罐残次的产品出现在顾客面前”、“对于消费者的投诉,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所有的这些做法都基于一种认识,即营销的本质就是创造卓越价值,经营用户关系。用户——粉丝——铁杆粉用户关系的管理,在传统产业中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成为顾客的忠实合作伙伴是企业追求持续卓越的根本保证。
养元人讷于言而敏于行,热心公益,感恩回报,但很少宣传自己。养元资助聋哑人、关注贫困地区教育、捐资助学、助力考生、支持竞技体育与智力体育,创造就业,实业报国。养元人知道是时代、社会、民族的沃土培养了养元,养元人始终有心怀天下、产业报国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