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研发设计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研发设计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围绕协同研发、虚拟研发测试、敏捷迭代3个场景主线展开,包含数据应用、管理协同、技术应用、仿真分析、软件开发、产品优化等关键要素。本书重点绘制各场景主线和核心要素在2025、2030、2035年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如表6.2所示。

表6.2 研发设计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研发设计领域路线图

2025年

2030年

2035年

整体目标

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加快产品创新,降低BOM和制造成本。

实现产品迭代的自动化、高效化。

协同研发

数据应用

客户数据驱动研发设计,客户体验优先纳入阀点评审。

客户需求反馈的数据实时反馈到研发环节,通过分析数据评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预测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实现面向未来的产品研发设计。

管理协同

研发上云,PLM/ALM协同开发平台、PDM系统实现广泛应用。

研发与企业的产、供、销、服价值链全面贯通。

虚拟研发测试

技术应用

引入CAE、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直接使用的技术。其中新技术引入并成功应用率达到汽车技术的5%。

引入智能决策、增强现实、多云自动化、自主机器人等支撑业务变革的技术。其中新技术引入并成功应用率达到汽车技术的8%-10%。

引入超级自动化、生成式AI等高度自动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技术与业务的高度融合。

仿真分析

应用仿真技术,并逐步开启云仿真应用。其中CAD、CAE、CAM技术总体渗透率达到80%,常规成熟业务渗透率达到95%,对应的研发效率提升达到20%。

通过数字样车与数字工厂孪生匹配实现工艺流程的仿真分析。其中纵向CAD、CAE、CAM一体化平台式工作流搭建完成,横向多场CAE仿真达到2+个汽车领域联合仿真。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仿真分析,实现自动化生产研发新场景。

敏捷迭代

软件开发

在软件领域引入敏捷开发工具,实现固定频率的产品更新。其中非重要安全领域瀑布+敏捷式软件开发工作流比例达到30%,软件平台兼容性增强20%-30%。

软硬件研发全面敏捷化,形成类DevOps的一体化开发,实现产品快速主动迭代。

产品优化

依托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计算平台,搭建车云通信平台,推动汽车成为移动终端。

依托SOA架构提升汽车能力拓展性,汽车成为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综合体。

人工智能从单项能力变为融入汽车的整体能力,汽车从而具备自主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