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程设计/优化与推行

流程设计/优化是承接流程规划与需求管理部分的要求而进行的具体的流程开发工作,目标是设计出能承载最佳业务实践经验且符合公司管控要求的流程。流程的设计/优化通常需要经过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文件开发、验证与试点等阶段,最终流程文件经过流程相关者评审通过后进行正式发布,流程文件的发布我们在流程文件管理的章节中有过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流程设计的方法、流程图图标及使用规范等也在前面的章节有过说明,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流程文件应该使用统一的模板进行开发、发布,避免在一个公司内流程文件长得五花八门的,同时也避免一些核心的流程管理要素被遗漏掉了。

在流程设计/优化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业务本身的价值流,需要同步考虑内控、质量、数据、IT等要素,需要将各个要素融合到一起。通常会同步做好职责分离(SOD)矩阵及流程遵从性测试(CT)程序,这样流程在进入到执行阶段的时候可以有效控制好风险,同时也为内控执行的工作做好准备。质量的标准、要求,通常落实到具体的流程活动中,不能与ISO体系的标准与要求割裂开来,实践证明质量标准与要求只有融入流程中才能更好地落地。数据是沿着业务流程跑的,IT是对业务流程的固化,在设计流程的时候本质上也是在设计数据的流向,流程与流程之间的接口也为IT未来做系统集成做好铺垫。

流程设计完成后,经过共识后进入试用环节。流程的试用需要有策略地推进,尤其是较大的流程变革,需要谨慎推进,“改错的损失比不改更大”是经历了惨痛教训后的感悟。流程试点可以选择按品牌、产品品类、区域、分子公司等不同维度来试点,由点及面,如,华为终端在推动备件业务流程变革的时候就采用了从市、省、区域、国家逐层试点的方式进行,先从广州办事处试点,再到广东、海南两省,再到中国区,然后开始全球推行;在推行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IPMS)流程的时候则从产品品类入手,先从一个型号开始,再扩张到大的品类,再到产品族,最后到全品类推行。这种渐进式的方式的缺点是慢,好处是不会造成大的冲击,有错就改影响的面不会过大,总体风险可控。对于有些无法分开来试点的流程,试点和推行一起做,需要做好预案,尤其是涉及到系统数据切换的,需要有回撤的方案,避免推行后新的流程推不下去旧的流程又回不去,处于被动的局面。

在流程设计/优化阶段,最容易被忽略的工作是培训。很多流程跑得不顺畅并非流程设计本身,而是在试点及推行阶段没有做足宣传、培训,导致很多员工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知道要如何去应对,造成混乱之后大家就会抵触流程,导致新的流程无疾而终。试点推行完成后,转入到流程的日常运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