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营销需要走出“记者式营销”模式

众所周知,记者的思维模式就是捕捉新闻亮点,没有新闻亮点是很难做新闻的。

曾几何时,中国的城市营销基本上都以“记者式营销模式”来定位。“记者式营销”的优势是擅于捕捉亮点,但同时也容易变成“点子式”营销,没有具体内容做支撑。这种营销模式是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合用于当今的城市和泛商业地产的营销策划之中了。

“记者式营销”的另一个变种是“领导式营销”。“领导式营销”又称“长官式营销”,是指某官员突发奇想,给城市定位,提出类似“大美××”的政治色彩浓厚的营销口号。

对城市营销进行定位的做法本是正确的,但是,问题在于如今城市发展进入非常复杂的阶段,各种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仅从记者敏锐的视角研究城市营销定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要从战略定位中推导出营销定位。这样得出的营销定位才是真正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营销定位。

“记者式营销”其实就是文字游戏!比如,除“大美”、“醉美”之外,还有山西的“晋善晋美”。“晋善晋美”是山西旅游的主题宣传口号,它用简洁的文字展现出山西旅游给人的整体印象,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公众山西是一个风景优美、适宜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同时寓意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蓬勃向上,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但是,这类口号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我认为违背语法规则的随意篡改是对传统文化的侮辱、解构。这类口号所体现的是伪文化,是伪创意。很多知名人士居然还会对之大加赞美,阿谀奉承的姿态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类似的城市宣传口号还有“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镇江,一座美得让您吃‘醋’的城市”,前者居然还获得“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

营销的根本是营销内容。山西的确有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相关人员完全不用篡改成语,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做营销。山西的营销口号应该充分体现山西的“原汁原味”,山西应是酒的“原液”。营销口号的制订要从其对中国现代经济文化的影响的角度出发。

在“记者式营销”模式的运用愈演愈烈之时,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通知指出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这些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会误导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